长沙理工大学40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 千位师生共同见证

活动现场
新浪湖南讯 他们既是校友、又是夫妻,他们缘起校园,将相伴一生。10月2日上午,40对新人齐聚母校长沙理工大学举行集体婚礼,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在1000余位现场师长亲朋好友及在校学生的见证下,在母校完成人生中的一大喜事,圆了一个梦。
活动当天,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文化广场成了爱的殿堂,校友合唱团演唱的《婚礼进行曲》为婚礼拉开了序幕。
据介绍,这40对校友夫妇,既有新婚燕尔、初为琴瑟的新人,也有相濡以沫、恩爱多年的伴侣,每一对都一段关于长理的爱情故事,每一对都有着与长理永难割舍的情愫。
在婚礼现场,新郎们一齐单膝下跪,向各自的新娘求婚并献上鲜花,交换学校特别定制的“长沙理工大学婚戒”并集体拥吻诠释校园爱情。新人们在亲友们的祝福下,相互鞠躬完成婚礼:一鞠躬谢母校、老师精心教导;二鞠躬谢父母、亲朋深情与厚爱;三鞠躬夫妻双方许诺一生不离不弃。
随后,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谈传生等师长代表为40对新人送上婚礼纪念牌和纪念品。
新人代表、长沙理工大学化学学院辅导员江洁感谢母校的鼎力支持和倾心运作,表示“不忘初心,爱在长理”,在母校的怀抱中,迎来新的人生,担起新的责任,“将秉承‘博学 力行 守正 拓新’的校训,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锐意进取’的铺路石精神,扎根各个行业和岗位,以优异的表现为爱情添彩!为母校争光!”
在广大校友支持和发起下,在学校倡议下,婚礼仪式结束后,设立了校友集体婚礼基金,基金专项用于保障每年一度的校友集体婚礼主题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次婚礼还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
“我爱你,长理和你……”40对新人集体朗诵《爱的誓言》并合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向母校表达感激之情,诉说着他们的喜悦。
据了解,自8月8日报名系统开放以来,经信息收集、资格审查后,共有36对新人及4对结婚纪念庆校友参加集体婚礼(陈梓林 李纯纯50周年;陈珊一 李秀蓉 30周年;龚天碧 邹艳 20周年;黄智军 彭晓燕 10周年),其中,有26对双方均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教职工3对;在校学生(含研究生)2对。
参加婚礼的40对新人都从事一线工作,其中13对长期坚守在交通、土木、电力、水力、轻工等一线岗位,还有一位新郎曾俊是驻守在青藏高原守卫祖国边疆的军人。
新郎黄智军和新娘彭晓燕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对,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许多人。黄智军和彭晓燕都是长沙理工大学校友,是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前身)93级学子。
2007年的青年节,他们结婚了。由于工作性质,身为路桥人的黄智军需要在艰苦的工地从事工程建设,而且两三年就换一个地方。婚后,即便条件艰苦,爱人一直陪着他住在工地。毕业二十年,黄智军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一直战斗在工程一线,修路架桥,创建平安工地,打造精品工程,造福人民,服务社会。
1999年起,黄智军母亲一直病卧床头,他们面临巨大的家庭困难。在妻子支持下,他挑起了家庭重担,带领全家一起帮助母亲。2010年,他们家获得“社区励志家庭”;2014年,湖南电视台“百善孝为先”播放了他们家儿女孝心专题节目;2015年,长沙天心区举办“最美家庭”公益活动,黄智军关爱母亲的事迹,获得一等奖;2015年,黄智军获得北京市“孝星”荣誉称号……
2007年结婚时,受诸多原因影响,他俩没有拍婚纱照,没有举办正式、隆重的婚礼,只是简单地召集亲戚聚餐,始终觉得有点遗憾。得知母校举办首届集体婚礼,他们立刻报名参加。
作为结婚十年的校友代表,黄智军表示:“母校留下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我们对母校的情结和眷念很深,连房子也买在老校区附近。感谢母校的培养,让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建设者。此次婚礼圆了我们的梦想,我们还在校友之家认养了一棵树,希望爱情伴随着这棵树,一起不断成长。”
此次活动由长沙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校友总会会长洪源渤致证婚词。
(通讯员 李潇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