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为中心”与精准医疗的新型学科建设
摘要: 郜恒骏发表了题为“‘以患者为中心’新型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地市级医院学科发展的机遇”的演讲。
12月21日,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在中国医院协会地(市)级医院管理分会上发表了题为“‘以患者为中心’新型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地市级医院学科发展的机遇”的演讲,新颖的观点,风趣的语言,赢得了现场阵阵喝彩。
“如果1000台成功完美的手术,抵不上发表的SCI文章,那SCI只能等同Stupid Chinese Idea!”郜恒骏“一语惊人”,他说,临床医学是对患者直接实施诊疗的科学,侧重临床实践活动,诊疗水平和医技医德才是对其最重要的评价指标。
“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要经得起大样本的验证,最终才能转化为产品获批上市,让患者真正受益。”郜教授以自己的经历与视角阐述了作为一个临床医生进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亲临”病床、对病人直接诊疗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关联,从“样品”到“大样本验证”再到“产品”,最后应用于患者,“这个过程需要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的做到更好。”
郜恒骏说,新型临床医学的学科建设应以患者为中心,服务于患者,解决患者的临床问题。
“当前是精准治疗的时代,也是医学转换性研究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没有生物样本库就等于没有基础。”在过去的十年中,郜恒骏教授就中国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化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并针对性提出了“五床思维”和“8P转化医学”理论。
郜恒骏的专题报告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揭示了临床医学研究中的问题,讲述了生物大数据作为精准医疗的基础,密切影响精准医疗未来的发展。将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使用提到了全新的高度,给国内地(级)市医院科研工作者在转化医学和临床研究领域上开阔了视野,为地(级)市医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先进科学的建设思路,参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谢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