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年轻人演台下年轻人看,芙蓉区积极打造演艺新空间

新浪湖南
关注“我们正在酝酿2.0版本,进行全新升级。”25日,新国风沉浸式幻境秀《新刘海砍樵》运营方——长沙一台好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在彩排中向记者介绍。
在长沙,花鼓戏、湘剧与京剧等传统戏剧与科技、流行文化不断结合,诞生出精彩纷呈的小剧场演出。这些演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新国风戏剧集体迈向2.0时代,也让长沙小剧场演出的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文化+科技, 传统戏剧玩出花

科技与文化融合这一命题,长沙如何回答?
在芙蓉区人民中路省花鼓戏剧院内,创新性结合花鼓戏与现代声光电技术、流行文化的《新刘海砍樵》就火爆全网。
“创新不是传统的颠覆,而是更好地传承;商业化也不是退步,而是一个进步。”李佳如是说。而她所负责的这部剧正在践行这一理念。
新国风实景与裸眼3D多媒体融合呈现,原本只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施法”“斗法”在眼皮子底下出现。这样的震撼与新奇,把著名花鼓戏艺术家刘赵黔和观众都看得一愣一愣的,“花鼓戏还能这么演,有意思”!
传统戏剧原来还有这种玩法,让四面八方“奔长”的市民游客开了眼界,层出不穷的新中式、新国风传统剧目,也成为网红长沙文旅的当红业态。
“长寿”传统戏年轻人演、年轻人看
传统戏剧只有中老年人爱看吗?“国潮”新剧显然刷新了这一刻板印象。每到演出日,台下齐刷刷的都是年轻人,甚至有穿汉服来打卡的。
“我们也对观众进行了画像,主要受众集中在25至35岁这一年龄段,年轻人占到了七成左右。”李佳告诉记者。甚至小朋友也被传统文化所吸引,该剧还推出了“传承篇”,5至15岁的“小孩哥”“小孩姐”登场,自信演绎剧中角色。
台下看的是年轻人,台上演的是年轻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担任“国潮”新剧主要角色的演员,大多集中在“95后”年龄段,甚至不少“00后”挑大梁。在《新刘海砍樵》中扮演“刘大哥”和“胡大姐”的熊维、陶欢就都是“00后”。陶欢就表示,很高兴能出演“胡大姐”,自己能跟着作品一起成长。
长沙一直致力于打造年轻人友好城市,湖南也在推进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在小剧场里,台上台下年轻人其乐融融,正是对“友好”的生动注解。
多家小剧场进行2.0升级,以差异化带动文旅消费
近年来,演艺新空间成为演艺市场的新势力和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据统计,2024年全国剧场类演出(含演出新空间和小剧场等)场次近30万场,观众达5400多万人次,票房收入达119.29亿元。2024年全国音乐剧市场中,演艺新空间占比近70%。全国小剧场方兴未艾,如何在其中演出特色、避免同质化呢?长沙同行给出的答案是提质升级、优化迭代。
“演出近一年,我们也收集了不少观众的意见,将根据反馈与创作团队意见,进行《新刘海砍樵》2.0版本的打造。”该剧制作人陈彦雨介绍,“新版本在剧本、人物、演出效果上都将提升,给观众带来更新更沉浸式的体验。”据悉,2.0版本有望在今年4月底本剧演出一周年期间推出,在五一假期回馈给全国游客。
小剧场演出无缝嵌入文旅市场,也为文旅消费注入强劲动力。长沙的小剧场们也将不断推陈出新,与邻近景区、商圈结合更紧密,带动周边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完善文旅产业链条。
来源:芙蓉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