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一渔民30万租回龟山 种600棵树给白鹭安家
摘要: 他们不分昼夜坚持值守,保护鸟类不受伤害,并及时救助受伤的鸟类。常德晚报4月6日讯 4月4日上午,汉寿县岩汪湖镇的龟山上,54岁的刘克欢面对眼前新栽的600株杉树,看着几百只白鹭在林间嬉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每年迁徙来的白鹭再次有了自己的家。

资料图片
刘克欢是岩汪湖镇人。2009年前,他在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现为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围网捕鱼、围栏养蟹为生。2011年,汉寿县加大对西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加大了对珍稀鸟类鱼类的保护。保护区内,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在增强。200多名当地村民开启了自发保护家园行动。2015年,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成立,刘克欢也加入此组织,并成为副会长。
不久,这个昔日的捕鱼人,又变身为西洞庭湖候鸟守护站站长。在候鸟迁徙、繁衍期间,他带领13名主要成员,蹲守候鸟的主要迁徙通道和栖息地开展保护行动。他们不分昼夜坚持值守,保护鸟类不受伤害,并及时救助受伤的鸟类。
龟山紧邻保护区,100多亩的山体上种植了大面积的杉树。这里杉林茂密,隐蔽性好,周边众多的洲滩、水田、河道为鹭鸟提供了丰盛的食物。每年4月,万余只白鹭会飞抵龟山搭窝筑巢、繁殖后代。2013年,龟山被私人承包。白鹭赖以生存的杉树林被大量砍伐,原来的“白鹭之家”遭到破坏。尤其是近两年承包人管理不善,每到夜间,还有捕鸟者在山间布下“天罗地网”,致使白鹭大量减少。看到这些,刘克欢无比心疼。
今年1月,他与承包方协商,花了30万元将龟山从对方手中接管过来,并致力恢复龟山“白鹭之家”的生态。2月15日,刘克欢从汉寿县军山铺镇买来杉树600棵,并与志愿者一起加班加点栽种,以确保4月白鹭来时能够住进“新家”。“我就想为后人做点事,恢复家乡的生态环境。”刘克欢对记者说,不到3年时间,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已发展成为拥有400多名志愿者的社会团体,这些志愿者都像他一样,过去是捕鱼人,如今变成了护鸟人。
相关链接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汉寿县境内,面积3.044万公顷,是我国淡水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该地于1998年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记者 江一舟 通讯员 蔡教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