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衡阳

常宁六月乌梅次第熟 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近日,常宁市洋泉镇丰龙村的乌梅种植基地里,紫红的乌梅缀满枝头,新鲜饱满,娇艳欲滴;果树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尽情地采摘,品尝着新鲜的果实。

近日,常宁市洋泉镇丰龙村的乌梅种植基地里,紫红的乌梅缀满枝头,新鲜饱满,娇艳欲滴;果树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尽情地采摘,品尝着新鲜的果实。

近年来,丰龙村利用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以乌梅为突破口,釆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开发荒山种植乌梅作为“一村一品”的特色扶贫项目实施。如今,基地每天接待游客1000多人,销售乌梅5000余斤,娇艳的乌梅树成为了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2007年,我一次性流转了300余亩土地,从浙江引进乌梅品种。经过12年培育,乌梅树已进入盛产期。不仅自己的日子富了起来,当地村民也跟着一起富起来了。”基地负责人阮绍文告诉记者,今年预计产量在20万斤左右,每斤15元,收入约300多万元。

乌梅大丰收,开心的可不只阮绍文一人,贫困户邓国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我在基地已工作2年,因为年岁高,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平时只负责剪枝除草,工作比较轻松。一到丰产旺季,我就上山摘乌梅,每天有100多元的进账,一个月就有3000多元,不比城里人的收入差多少。”看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邓国民脸上笑开了花。

看着这一粒粒乌梅甜了游客、富了乡亲,阮绍文又有了新打算。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基地将计划发展加工业,生产乌梅酒和乌梅干,扩大产业链,解决当地更多乡亲的就业问题,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来源:衡阳日报 记者许珂  通讯员尹明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