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峰峦云雾里的千年陈香
湖南省安化县是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旱土和庄园”是安化地貌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自然环境也催生了一方风物。安化拥有得天独厚的种茶优势,是著名的“黑茶之乡”,自古就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起点之一。
安化黑茶,因其茶汤透明洁净、口感醇厚回甘、香气浓郁清正,深受人们的喜爱。安化黑茶品种众多,其中属千两茶最为讲究。2008年,安化千两茶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首先在于它的选料,制作过程需发酵、透气,所以要选择相当成熟度的原料。”中国制茶大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肖益平介绍,千两茶制作流程还包括蒸茶、锁茶、踩制、晾置等等工序。
“蒸茶环节,茶要蒸透、蒸软;茶叶装到篾篓中间要锁好,使茶叶不外露;再就是踩制,过程又分压、绞、锤、打等工艺,通过4到5次的压杠、踩制、绞篾,即可捆紧定型;下一道工序是日晒夜露,千两茶在边发酵边排湿的49天中,慢慢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考究的千两茶制作技艺,不仅展示着安化人对茶叶品质的追求,更映照出黑茶在安化人心目中的地位。它不仅是一味日常饮品,也是一种文化,更是带动当地人脱贫致富的“黑色宝藏”。
在安化县马路镇,55岁的刘发林和28岁的龚意成,在14年前因安化黑茶结识,现在一起走上致富之路。
2006年,靠种田养家的刘发林老房子发生火灾,一场大火让他成了贫困户。安化云台山八角茶叶有限公司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决定接收刘发林作为公司的临时工,从“零”开始教他种茶技能。
“记得我14岁那年,刘叔到我们公司来工作。我经常会陪着我爷爷一起上山,指导刘叔种茶与茶园培管,他学得很努力。”安化云台山八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意成说。
“在公司的帮助下,我学会了种茶的技术。2012年,公司把青云观的茶园承包给我培管,2017年,我家就脱贫了,一年有8万元的收入。”谈到一家子脱贫致富的故事,茶农刘发林的喜悦溢于言表。
刘发林成功脱贫了,龚意成也从大学毕业,逐渐挑起了家族企业的大梁。经营公司的同时,龚意成通过发展黑茶产业助力当地乡亲脱贫。
龚意成介绍,自2014年公司实施产业扶贫以来,共帮扶621户共221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了近30亩茶园,累计发放茶苗1090万株、肥料750吨。待到这些茶园丰产之后,年人均增收能够达到7000元以上。
在安化县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像刘发林和龚意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黑茶作为安化的龙头产业,发挥着巨大带动的作用。
安化县委副书记周登高表示,“在产业扶贫方面,安化15万贫困人口中,有将近10万人通过黑茶产业实现脱贫。依托茶产业,结合做好旅游、文化、大健康文章,老百姓通过种茶、加工茶、茶旅游、茶文化,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