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筑牢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防线

新浪湖南
关注置身于数字时代,个人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恶意利用甚至非法交易的风险隐患。浏览一些APP,填写信息后马上就接到了推销电话;去商场购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脸信息被商家采集甚至滥用;遭遇“网络开盒”,不间断地收到陌生的电话和轰炸短信和陌生好友的添加。。。。。。。近年以来,类似的报道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话题已是老生常谈,如何为个人信息安全筑牢防线,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道“必答题”。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近日,中央网信办会同多部门联合部署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聚焦六大重点领域,覆盖了线上应用生态和线下消费场景,旨在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这一举措不仅是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化落实,更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数字生活期待的必然选择。
法治引领,筑牢制度防线。自《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以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但伴随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个人信息侵权手段也在不断演变升级。部分app过度索取权限、智能设备超范围采集数据、线下场景违法违规收集信息等现象,不仅造成公民权益受到损害,更可能成为滋生网络侵权和犯罪的温床。此次专项行动以法治为纲,严查未履行告知义务、违规调用权限、过度收集和滥用数据等行为,对拒不整改者依法从严处理,同时严厉打击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落实落细。从规范技术应用到严惩违法犯罪,从完善标准体系到强化行业自律,密织一张覆盖全链条、多维度的监管网络,为个人信息安全构筑起坚实的制度屏障。
技术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在智能终端普及的当下,个人信息非法收集和泄露问题呈现技术隐蔽化、场景泛在化和产业链条化特征,技术防护能力也必须“与时俱进”地强化升级。此次专项行动压实企业责任,明确要求要求企业对高频次、高精度收集行为进行显著提示,采取加密等严格保护措施。同时,加强“隐私增强型”技术创新,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督促企业将隐私保护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致力从源头遏制数据滥用风险。以技术制衡技术,转被动防范为主动治理,逐步构建起技术先进、运行高效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推动个人信息保护走向“技术向善”的未来。
多元参与,凝聚社会合力。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携手、协同发力。此次专项行动通过四部门联合发文,破解“多头管理”的难题,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强化政策的协调衔接,切实形成监管合力。在行业层面,通过一系列举措压实了平台主体责任,规范个人信息采集与使用,明确法律红线,督促企业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同时,公众参与也是协同治理的关键一环。强化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实提升公民对各类非法个人信息收集行为的识别与判断能力。凝聚多方合力与智慧,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履责、公众监督的良性互动,个人信息保护的全民防线才能更加坚固。
从线上应用到线下消费,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个人信息保护已深度嵌入日常生活肌理,由专业领域议题演变为与每个公民休戚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期待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个人信息保护从阶段性治理转向常态化监管,持之以恒地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线,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美好数字生活的同时,真正拥有“数据安全感”。
(文/云减肥主义)
来源:怀化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