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资讯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开启,6位市政协委员接受媒体记者提问

新浪湖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开启,6位市政协委员接受媒体记者提问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开启,6位市政协委员接受媒体记者提问

关切发展大计 共情民生小事

1月10日上午8时15分,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开启,白晓、邓毅沣、贺骏、崔德明、陈香水、周灿英6位市政协委员先后走上通道接受媒体记者提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市政协委员,长沙银行党委委员、监事长白晓:

用好“双重身份” 助力长沙高质量发展

“长沙银行是我们长沙人自己的银行。”白晓委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长沙银行坚持金融为民,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比如,长沙银行为小微商户提供了便捷的“呼啦支付”和免抵押的“呼啦快贷”。又比如,长沙银行联合市场监管局推出了“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老百姓走进菜市场买肉,只要拿出手机扫个码,就可以实现支付、溯源和投诉……长沙银行把快乐送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懂快乐,长沙银行还懂产业。白晓介绍,长沙银行坚持做强产业金融、做优绿色金融、做特县域金融,助力产业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8月31日,成功实现资产规模过万亿。

与此同时,作为马栏山委员工作室的驻室委员,白晓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单一传统产品难以适用于文创企业,因此创新打造了“文创贷”金融产品组合包。比如,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的C类人才匹配优才贷200万元;为一家轻资产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免抵押的知识价值风补贷款270万元。通过一企一策,有效缓解了文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外,委员工作室联合长沙银行快乐益家基金会,推出的“马小V”公益普法项目也获得园区企业广泛好评。

白晓表示,下一步,长沙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锚定九大重点任务,着力做好五篇文章,为长沙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市政协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师邓毅沣:

科技兴农,为农企赋能 为农民增收

“我们通过走访调研认识到,乡村振兴首要看乡村产业振兴。”邓毅沣认为,乡村产业振兴不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孤军奋战,而是需要整合城市优势资源,将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融入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全过程。他介绍,“科技兴农”政协委员工作室建立了以“政府引导、院校赋能、企业主导、农村参与”的“科技兴农新模式”,搭建了产业咨询、法律、金融、知识产权、品牌等服务一站式助农服务中心,为农企赋能,为农民增收。

2023年,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驻室委员们发现喻家坳栀子花产业已经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在大家的推动下,相关领域专家、企业集中前往喻家坳实地探访,围绕栀子花产业发展进行深度交流,几个项目已经签约落地。目前,委员工作室正在和中南大学品牌研究院、相关院士和省政府参事等进行长沙栀子花产业化推进的可行性研究,希望能在推动定价机制、提升深加工能力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2023年委员工作室还关注网红农庄的发展,推动市政协主席会议视察长沙网红农庄和休闲农业。邓毅沣介绍,未来,“科技兴农”政协委员工作室将服务涉农企业,了解企业所需,搭建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桥梁,也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支持,共同助力长沙乡村产业。

市政协委员,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贺骏:

科学防控出生缺陷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众所周知,出生人口素质提高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出生缺陷的防控。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贺骏委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通过近10年来的共同努力,长沙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幅度为55%。”

贺骏介绍,由长沙市政府实施的出生缺陷防控健康民生项目,首创性地将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和信息化服务相融合,打造了出生缺陷防控的“长沙模式”。项目实施以来,总共为43万余孕妇免费提供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44万余新生儿免费提供了多种遗传代谢病以及遗传性耳聋基因、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阻断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并对12000名新生儿早期确诊了遗传性疾病,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了严重的致死致残发生,极大地提高了出生人口的素质。

“当然我们面临的另外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出生人口的下降。”对此,贺骏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医院应进一步提供生育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建议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公立机构提供月子服务、托育服务,解决老百姓生育后顾之忧。其次,建议建立全市育龄妇女生育健康档案,并将生育力评估纳入到免费婚孕检,通过及时干预治疗减少不孕不育发生。第三,建议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水平,鼓励干细胞、基因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并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到医保统筹支付,进一步促进生育率的提升。

市政协委员,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崔德明:

提质培优长沙职业教育 以人才提质促产业增效

“当前,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高度关注,从职业教育院校走出来的优秀人才,为长沙经济发展和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贡献了力量。”崔德明说,长沙现有各类职业院校120所,在校学生超过40万人,全市新增技能人才70%来自职业院校。

据介绍,作为全国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城市,长沙坚持产业园区与职业院校同步规划,产业园区建设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同步实施。

“长沙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崔德明说,目前,长沙市积极对接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将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形成了“大职教”格局。除此之外,长株潭城市群也是全国产教融合首批试点城市群。面对机遇和挑战,崔德明信心满满,“我们建议进一步优化职业学校布局,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构建长沙高品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崔德明表示,要通过良好的教育引导,推动广大的职业院校人才为社会作出卓越贡献。“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携手推进长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更多孩子们的精彩人生。”

市政协委员,省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陈香水:

深挖本土文化资源 打造“长红”长沙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一曲《浏阳河》让湖湘韵味萦绕在每个人的耳畔。作为一名歌唱演员,陈香水已从事文艺工作十多年,“过去的每一天我都在用歌声传唱我的家乡、歌颂祖国。”她表示,网红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限的文化张力,而“网红应长红,长红靠内容”,需要继续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加强本土文化品牌打造、注重本土文艺人才培养,努力推出更多具有长沙特色的文艺精品。

2022年,陈香水推出了一个传承和传播湖湘文化的音乐品牌——“湖南民歌 我唱你听”,以短视频、音乐会为主的形式,向大家推介湖南长沙;截至目前,累计线上播放量超过300万。

“今年,省演艺集团、省歌舞剧院也正在筹划将这一音乐品牌内容做得更加丰富。”陈香水介绍,之前,其在深圳音乐厅成功完成首演,给大湾区线上、线下成千上万的观众介绍了湖南和长沙,随后在雪峰山景区连续开展了三场演出,“以音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都了解到湖湘文化,反响都很好!”

“我将承担起传承弘扬湖湘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让文化艺术走到更多群众身边,奉献更多文艺精品。”为了持续擦亮长沙的文化名片,陈香水也非常期待更多的本土文艺工作者一起投入创作,以更新潮的形式、更深的文化内涵、更动人的本土故事唱红长沙、唱响湖南、走向世界。

市政协委员,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周灿英:

专注生态保护 助力长沙擦亮“候鸟友好城市”名片

候鸟保护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长沙作为全球候鸟迁飞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上的一个重要站点,众多洲滩、湖塘,串联起了湘江作为南北水鸟迁徙的通道。

“近年来,长沙市加大对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每年有上万只候鸟在此中转休息。”周灿英介绍,2022年入冬以来,长沙相继出现国家保护动物黑鹳和小天鹅的身影,还监测到了新鸟种亚洲短趾百灵。

“如此丰富的鸟类资源是长沙擦亮‘候鸟友好城市’名片的坚实基础。”周灿英表示,长沙要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打造可阅读、可走进、可拥抱、有温度的候鸟文化城市。

作为“生态文明和环境监督”长沙市政协委员工作室第一召集人,近年来,周灿英和驻室委员们聚焦改善生态环境民主监督工作,与多部门和社会组织联动、合作,助推环境问题的解决。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共开展了以关注碧水蓝天、森林、生物安全、垃圾处理等议题的生态环保调研活动12场,帮助解决群众关切的环境问题13个。

周灿英表示,长沙打造国际“候鸟友好城市”是深入践行习近平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和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省会长沙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崛起,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篇章。“让我们一起努力,让鸟儿们在长沙的天空自由飞翔,让自然之美永驻星城。”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