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资讯

从“退耕”到“提质” 生态旅游提升居民幸福感

摘要: 浅绿、深绿、翠绿、油绿。这里的绿色,漫山遍野,心旷神怡。退耕还林还湿的试点区域,不仅使绿色成为发展底色,更借用绿色吸引来欣赏满山绿意的游客。

浅绿、深绿、翠绿、油绿。这里的绿色,漫山遍野,心旷神怡。退耕还林还湿的试点区域,不仅使绿色成为发展底色,更借用绿色吸引来欣赏满山绿意的游客。

记者通过对娄底、宁乡、益阳的走访,对比这些试点区域前后变化,感受这份绿色的扎根,通过游客旅游的热情被不断记录和宣传。

提升村民幸福感

湖南娄底杉山镇杉山村村支部书记胡珍良告诉记者,这里曾因煤矿而辉煌,又因沉降而受到重创。如今,通过乡村旅游、生态修复、电商扶贫三方面的扶植,杉山镇走上了生态、环保的绿色发展之路,成功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现在每年可以接待旅游人口上万人,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万元,并且可以借助旅游,帮助农民销售花生、玉米等农产品。

盛夏时节,夏日的荷田,红花白莲,白鹭野鸭在荷塘深处清晰可见,香莲下的小鱼悠闲自在。胡珍良介绍,这份变化肉眼可见,生态发展速度让村民受益丰厚。废弃小学变身花溪谷,百亩玫瑰肆意飘香;干涸池塘变身荷花基地,观花赏景、采莲蓬的游客络绎不绝。杉山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实施退耕还林还湿以来,利用良好的环境,当地村民开展农家乐、旅游,通过绿色产业、乡村脱贫致富。据了解,现在该基地通过养鱼、采摘莲子等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20 余万元,间接经济效益 40 余万元,为项目的后续管理及长期发挥生态效益提供一定资金支撑。

绿色成景 游客成批

下一阶段,将不断从 “ 退耕 ” 到 “ 提质 ”,借助旅游,不断将绿水青山的名片将外传递。

宁乡退耕还林还湿试点进行了三次,共计面积 7352 亩。2019-2020 年,湘江一级支流靳江大屯营镇、道林镇、花明楼镇开展湘江流域长沙市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山水林田湖草项目),面积 1267 亩。

靳江上游有经典红色旅游 “5A” 景区——刘少奇故里景区,下游有正在修缮和改造道林古镇景区,退耕还湿植物配置形成的生态景观与机耕道、观光火车使两个景区串联起来。

退耕还林还湿项目的成效将成为旅游项目建设的生命线。

黄家湖是我省十大淡水湖之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境内,湖面达 3 万亩,2016 年底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属于洞庭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 年 6 月以来的监测数据显示,黄家湖水质由Ⅲ类降到Ⅳ类,总磷、总氮严重超标,部分月份水质达到Ⅴ类和劣Ⅴ类,且呈进一步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周边居民身心健康,同时对南洞庭湖水质构成一定影响。

在资阳区被确定为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区之后,区领导把试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2018 年,经过检测,黄家湖水质已经连续 17 月达到Ⅲ类标准。

黄家湖总体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提升,先后有多家公司投资培训学校、劳动体验基地等项目,带动了周边经济,呈现 “ 项目成团、绿色成景、产业成片、游客成批 ” 的景象。

下一步,将进一步确保生态条件得到改善,在 “ 水清、生态、岸绿 ” 的基础上添加 “ 活力、幸福 ” 等关键词。

潇湘晨报记者易思含 摄影记者杨旭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