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株洲的CSI:通过视频黑影锁定嫌疑人(图)

株洲新闻网
关注株洲晚报9月16日讯(首席记者李卉 通讯员沈徽 朱瑛)今年9月,市公安局对一批破获重特大案件的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因为他们的努力,去年,株洲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获得全省命案侦破、打黑除恶两个先进单位,支队刑事技术科学研究所获集体三等功。
什么是刑警?大多数的人的第一印象是,长期冲锋在一线,直面犯罪分子,与其进行殊死搏斗的警察。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还有一群刑警——不直接参与破案,却指引破案的方向,他们出现在犯罪现场时,常常拎着小箱子、背着照相机,穿鞋套戴发套,神情严肃。他们的主战场不限于犯罪现场,他们是刑警背后的刑警,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专家。有部美剧叫《CSI》,有部港剧叫《鉴证实录》,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人。
昨天,我们走近这群人当中的两人,他们分别是——弹痕鉴定专家和视频侦查专家。
激光枪弹测速系统帮助刘爱平检测打出枪支子弹的速度。张媛、夏湘鹏/摄
弹痕鉴定专家刘爱平——
听了半辈子枪声他戴着助听器比对弹痕
刘爱平,今年57岁,是一名老兵,在部队时从事坦克与装甲车的维修,1988年转业进入公安队伍,成为我市公安第一位弹痕鉴定专家。
跟老刘交谈时,他总要把身体稍微倾斜,尽量用耳朵靠近你。原来,由于长期听枪声,老刘的耳膜损伤,需要借助助听器。
通过伤痕发现,不是自杀是他杀
多年前的一天,警方接到报警,一男子称妻子在家中拿手枪自尽。
当年,枪支管控还不像现在这般严格,这位丈夫在某单位保卫科工作,所以配发了手枪。他告诉警方,吵架时妻子情绪非常激动,怒极攻心所以在洗手间自尽了。
经过检查勘察,老刘找了一个弹头、一个弹壳和一把五四式手枪,死者右边和左边脸颊有弹痕伤,子弹应该是从右至左贯穿头部,这直接造成了女子的死亡。但女死者的左手和右手上都有伤痕。
旁人只能看到伤痕,老刘却看到了蹊跷——右手手掌外侧和内侧都有伤痕,明显是子弹对穿造成的,手掌外侧的皮肤还有烧焦的痕迹,证明这里曾紧挨枪口。左手,大拇指受损非常严重,而且已呈焦糊状。
“如果是自杀,右手举枪对着右脸颊开枪,怎么可能打穿右手手掌,怎么可能形成这样的弹道痕迹?”老刘经过分析,模拟了女死者中枪时的情形——她双手抱头,枪支距离皮肤较近,子弹从右手手掌外侧穿入,经过头部,再由左手大拇指处射出。
至此,女子的丈夫终于承认,人是他杀的。
奋战两天两夜找到涉事机枪,免去民警地毯式摸排
另外一次,一女孩在自家门口玩耍时突然被一枪命中头部导致死亡。
为了破获该案,警方做好了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摸排的准备。最终,老刘只花了两天两夜就解决了问题。
子弹从何而来?开枪者又是何人?依靠现场提取的弹头痕迹,老刘第一时间确定了枪支种类和最有可能的涉枪单位。“即便是同一种枪,每一支射出来的子弹痕迹也是不同的。”老刘介绍,我市登记在册的合法枪支的弹痕,在他那里都有备案。锁定了几把目标枪支后,老刘在高倍显微镜下比对了两天两夜,终于找到涉事的机枪,确定了这是一起流弹误伤事故,子弹发射的地方距离出事地点大约有3公里远。
我市枪支的“活档案”
枪弹痕迹鉴定可以直接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节省大量办案的时间和成本。老刘有一个神秘的U盘,里面记载了从警以来参与破获的每一起重大案件,时间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
每听到一声枪响,老刘脑海中就立刻浮现出枪支、枪弹的性能、状况,条件反射似的。只要是在我市登记在册的合法枪支留下的弹痕,老刘都说得出发射枪支的枪种、型号、持有的单位、射击距离、方向、角度,因为每一支都经过了他的鉴定,他就是株洲枪支的“活档案”。
2011年,周宇被派至利比里亚进行维和工作。图为周宇在维和部队检查枪械。受访者供图
视频侦查专家周宇——
他是看视频的“宅男”也是破大案的高手
有人打趣周宇,说他的工作就是当宅男,着看视频、鼓捣鼓捣电脑,还有工资拿。真有这么韵味吗?
周宇是个80后,采访的时候,他拿出一个硬盘,里面是一起案件的视频资料,整整142个小时,8520分钟,全部看完还得做出相应的分析。用16倍速度看,快是快一些,可难免眼花缭乱又怕遗漏关键细节,用4倍速度看,也得30多个小时。
长期熬夜看视频找线索
三包咖啡兑一杯水也不起作用
千万不要以为周宇单纯就是个“看视频的”,这里面涉及的技术还挺多——目前遍布在我市大街小巷的摄像头来自10多个部门,有些还是民间自发安装的,文件格式五花八门,清晰度更是参差不齐。因此,周宇的电脑里必须能播放出各种格式的视频,能把各种看不清的影子变得尽可能清晰。
犯了大案后,嫌疑人逃跑常常会刻意伪装自己,两个外形不同、衣着不同、发型不同而且看不太清楚正脸的人,真的是同一个吗?如果你看不出来,说不定就放走了一条重大线索。周宇说,有时候为了勾勒嫌疑人的逃跑行径,还得一遍一遍反复看、多次暂停看,因为不可能每段视频都清晰地拍摄到了嫌疑人的正面,有时候嫌疑目标仅仅是在画面的一个小角落里一闪而过。此外,学会观察每个人不变的动态特征也是周宇的必修课,或许他是个左撇子、或许他习惯时不时摸一摸头发……
“看我的眼睛,红与黑!”周宇说的“红与黑”是红血丝和黑眼圈。每当发生了重大案件,周宇虽然无需去现场蹲守,但守在电脑前一宿一宿地看视频肯定是免不了的,三包咖啡粉兑一杯水对他来说已经不太起作用了。
采用三维测量技术确定嫌疑人特征
身高误差不到1厘米
2013年11月某日凌晨,天元区和芦淞区的两家大型酒店前台接连遭到一名蒙面持枪歹徒的抢劫。经过大量视频分析,警方最终确认:一名身穿深色衣服、戴封闭式头盔、骑女式摩托车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
周宇采用三维测量技术,确定了该男子身高为172—173厘米、体重70公斤左右。同年12月19日,嫌疑人王某落网,其与视频刻画特征相似度达到96%,身高误差不到1厘米。
今年5月,荷塘区发生多起飞车抢夺案件。可视频记录并不连贯,这需要侦查人员计算车辆速度、判断其行进方向以及从多角度分析活动轨迹,最终周宇和同事硬是把这不连贯的资料给连起来了。
“周宇,靠你了,加把劲啊!”每次发案后,总有不少参与一线抓捕的同事挤到周宇办公室,等他提供各种可靠线索——嫌疑人样貌、行为特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抓到人之后,大家也经常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周宇——电子证据的鉴定结果出来了吗?这条电子证据能上法庭吗……哥们,加把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