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湘字号”招牌 推动食品产业升级 --2025湖南名优特新食品展示推介会圆满落幕

商讯
关注2025年5月9日,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省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事务中心主办,省食品行业联合会与仁创会展联合承办的“2025湖南名优特新食品展示推介会”在长沙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媒体及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湖南食品产业的丰硕成果与创新活力。

省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事务中心主任邓光亮在致词时指出,食品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行业主管部门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一如既往地支持食品产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举措,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他希望湖南食品产业继续坚持品质为基,擦亮“湘字号”金字招牌,深化开放合作,构建产业生态共同体,拥抱时代机遇,激活创新驱动引擎,为全国消费者奉上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王建辉则以《破解风味密码,赋能湖南食品走向国际》为题,分享了当前中国风味在世界的影响、湖南风味在全国食品行业的地位以及他带领团队为研究、推广湖南风味所做的成绩和所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风味的研究,赋能全省食品产业发展。
近年来,湖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推动食品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实力领跑全国,多项数据位居前列
湖南省食品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整体实力跃居全国第六位,规模以上企业达3167家,营业收入突破5068.1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达20家,与广东并列全国第二。拥有挂面第一股、酱油第一股、休闲食品市值第一股、深海小鱼零食第一股、粮食加工第一股、卤味零食一哥。休闲食品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贡献全国休闲食品年产值的1/3、休闲熟食的3/5,形成“休闲食品看湖南”的行业共识。其中,绝味食品、鸣鸣很忙门店规模过万,劲仔食品、盐津铺子、麻辣王子、金磨坊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全国都有影响。

产业集群优势显著,政策科技双轮驱动
湖南拥有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黑茶之乡、中国卤菜之都、中国酱卤之乡、中国牛肉米粉之乡、中国芥菜之乡、中国辣条之乡等多个全国知名的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县域。湖南食品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拥有极为丰富的产品品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产业发展,出台了系列扶持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列入全省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湖南省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特色产业培育办法》等专项政策文件。湖南还汇聚了以官春云、邹学校、刘仲华、刘少军、单杨等院士为代表的食品科研团队,以及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科技支撑,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名优企业众多,彰显行业特色
湖南一批名优食品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如盐津铺子、加加酱油、绝味鸭脖、唐人神等,名声在外,响遍全国。白酒、休闲食品、茶业、肉制品、调味品、粮食加工、预制菜等细分行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湖南白酒历史悠久,名酒辈出。既有毛主席亲自命名的白沙液,也有唯一以主席家乡命名的韶山冲酒,更有三赛茅香的中国名酒武陵酒,还有率先上市的酒鬼酒和新近与珍酒李渡集团共同上市的湘窖。当前,湖南白酒产业整体规模已经接近100亿元。湖南茶业品质优异,香飘万里。2024年,全省茶园面积326.42万亩,茶叶产量28.55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135.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出口量4.9万吨,出口额1.4亿美元。全省规模以上茶企466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12家,其中国家级7家。有湖南红茶、安化黑茶、潇湘茶、岳阳黄茶、桑植白茶五大省级区域公共品牌,也有君山银针、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等名茶品牌。

此次推介会不仅是对湖南食品产业成就的集中展示,更为行业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湖南食品产业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深化产业链整合,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品牌矩阵,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质的产品,进一步推动湖南从‘食品大省’向‘食品强省’迈进。
来源:2025湖南名优特新食品展示推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