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生活

舜帝南巡广东韶关:《韶乐》源自湖南韶山还是广东韶关?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舜帝南巡,在广东韶关(也有说是湖南韶山)得韶乐,夏后启西巡,于西荒得天上仙乐《九歌》、《九招》。《韶乐》和《九歌》可以说是舜帝和夏后启的“代表作”,为后世所继承。屈原的《九歌》是继承了夏后启乐曲的名字。不过屈原的《九歌》也是在舜帝得韶乐的湖南作出来的。南越、西荒之地为何这么迷人,让上古帝王灵感大发,留下传世神作?据我推测,这可能与西荒、南越保留伏羲氏之乐有关。我们从韶乐和《九歌》的传说记载来分析。

《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同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

那韶乐到底从何而来?在神话中的说法是舜帝南巡途中,在广东韶关或者湖南韶山得仙乐韶乐。在现实中的传说是舜帝南巡广东及湖南两地之时,听了南方之乐,为之沉迷,一路听一路创作,最后创作出一组《韶乐》。史书常提到的《南风》,就是韶乐中的一首曲子。

而舜帝之后的帝王夏后启,也就是大禹的儿子夏启。则是跑到西荒,得到了仙乐《九歌》。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按:“夏后开即启,避汉景帝讳云。”——“开”本为“启”,夏后开即夏后启,是因为避汉景帝刘启讳而改作了开。在郭璞的注“九辨”、“九歌”云:“皆天帝乐名也,开登天而窃以下用也。”也就是说,《九歌》本来应该是天庭上的神乐,夏启从天上偷下了《九辨》与《九歌》。

《海外西经》记载“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竹书纪年》中也有“帝启十年舞《九招》于大穆之路”的说法,与《山海经》记载可以互相印证。

大荒西经的位置到底在哪里,谁也说不清,也许在四川西部,夏后启的奶奶家汶川县就在川西。也许夏后启回奶奶家是否去走了亲戚也是未知的。从天上得到《九歌》是神话故事,它的背后,应该与舜帝得韶乐一样,是夏后启在西荒得西荒人民的乐曲启发,原创《九歌》。《山海经》把地域分为海内,海外,大荒,大荒是离中原最远的地方。舜帝到南方得韶乐,夏启到西荒得《九歌》,荒蛮之地,魅力何在?

所谓的蛮荒之地,只是相对于中原而言,并不是毫无文化气息。舜帝和夏后启难道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其实也不是。所谓蛮荒之地的广东、湖南、四川,其实在舜帝和夏后启之前,就已经是原始联盟的一部分。奈何我们中华历史悠长,舜帝虽然已是上古,但是舜帝之前还有漫长的历史。舜帝之前,还有炎黄,再往上还有伏羲女娲。有人脱口而出,广东百越之地,汉族很晚才到。那百越认谁为祖?百越留存的少数民族还是以伏羲女娲为祖先。四川汉族和少数民族也是以伏羲女娲为祖先。而上古的音乐,可以追溯到伏羲氏作《驾辩》,伏羲女娲制笙簧。所谓的“蛮荒地区”,在舜帝和夏启时可能保持着伏羲氏之乐,炎黄之乐。在两位帝王看来,这正是祖先正宗之乐,神秘且灵性。于是这两位作曲家,创作了流传千古的《九歌》、《九辩》和《韶乐》。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