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生活

文化赋能东安乡村遗产保护与传承 湘菜之首:东安鸡

新浪湖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东安鸡是永州的代表菜之一,被列为国宴菜谱之一、八大湘菜之首。

东安鸡是一道历史悠久的菜,也是永州的代表菜之一,被列为国宴菜谱之一、八大湘菜之首。“东安鸡”历经了三个朝代的演变:西晋时叫“陈醋鸡”,清末时叫“官宝鸡”,民国时叫“东安鸡”。这道菜的特点是:造型美观,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营养丰富,集香、甜、酸、辣、嫩、脆于一体。相传,新中国成立时期,中美关系突破坚冰,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毛主席在钓鱼台设国宴招待他,以东安鸡为主菜,席间尼克松对此菜赞不绝口。东安鸡的选料比较严谨,就算是在冷水滩城区的饭店里,吃到正宗的东安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饭馆做出来的东安鸡只具其形,不具其神,所以,想吃到正宗的东安鸡,去东安鸡的发源地芦洪市镇吧!

遐迩闻名东安鸡

要说永州菜,谁的名气大,非东安鸡不可。这一道传承千年的地方菜,如今早已是荣冠加身,细数起来主要有:“八大湘菜之首”“2010年上海世博会四大传统湘菜之一”“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首届民族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中国地域菜系十大经典名菜”“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专题报道菜”“永州市十大名菜榜首”等等。诸多荣誉让人惊叹,用永州地方话说:“东安鸡晓了显火(太厉害了)!”

“东安鸡”历史悠久,出自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一千多年的传承,众多的历史故事,给这道地方菜抹上了神奇的色彩。早在1700多年前的晋代,在芦洪市一带就盛行做“醋鸡”,而且是乡宴祭礼必上的一道菜肴。西晋永熙元年(290年),应水之滨的芦洪市设置应阳县(东安县前身),县衙挂牌时,当地百姓为庆祝这一盛事,将本地名菜“醋鸡”献于县衙,很得县令欢心,县令遂下令将此菜定为筵席佳肴。从此,“醋鸡”在当地流传开来,这就是“东安鸡”的前世。

真正让“东安鸡”扬名四方,还是两位赫赫有名的东安籍将领。首先是清代末年的湘军名将席宝田,因其英勇善战,功勋卓著,朝廷授于他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务,死后还追赠“太子少保”衔。他在长沙小瀛洲府邸居住时,宴请曾国藩、左宗棠、刘坤一等朝廷大臣,宴席上有一道家乡名菜——“醋鸡”,很得大臣们的赞赏。“醋鸡”于是在长沙出名,受人追捧;后人将此菜称之为“官宝鸡”,以纪念席宝田的功德。

北伐名将唐生智,更是“东安鸡”最主要的推手。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唐生智因受到蒋介石的排挤,赋闲居住在南京和长沙两地。唐生智好客,经常在府邸宴请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筵席上必有家乡名菜“醋鸡”上席。这道菜具有“酸、辣、麻、香、脆、嫩”等特点,受到各方宾客的称赞,人们问其菜名,唐生智顺口说出:“家乡的名菜,就叫‘东安鸡’”。没想到这信口拈来的名字竟然被传开了,“东安鸡”从此大扬其名。当时郭沫若先生也常到唐家做客,在他的自传体文集《洪波曲》中记载:“抗战时,唐生智在长沙水陆洲公馆(指橘子洲现存唯一的私人公馆:唐生智公馆)设宴,其中‘东安鸡’味最佳。”

东安鸡扬名之后,各地宴会争相推出;解放后,还多次上了国宴。最有影响的一件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欢迎宴会上,周总理亲自点了“东安鸡”一菜,因为这是毛泽东主席喜爱的家乡菜。尼克松吃了东安鸡后,大加赞赏,回国后还邀请烹饪技师到美国传授技艺,使得“东安鸡”走红北美及欧洲。话说回来,“东安鸡”走出国门,并非尼克松功劳;改革开放以来,湘菜走向世界,作为湘菜之首的东安鸡,早已在各国中餐馆现身。永州市餐协秘书长冯祥发先生对我说起,他的一位朋友经常出国,分别在美国纽约唐人街、英国中国城、法国巴黎和以色列的中餐馆吃到了“东安鸡”。享誉中外的“东安鸡”,应是湘菜的骄傲,更是我们永州人的骄傲。

我了解“东安鸡”,还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当时在零陵地区商业局工作,兼任《湖南商报》通讯员、特邀记者。有一次在东安县城调研,被东安县商业局的同志安排品尝麻、辣、香、脆的“东安鸡”。那是东安最出名的烹调师张师傅办的家宴,大家盛赞张师傅的手艺和东安鸡的好滋味。回家后,我余兴未消,写出了一篇关于“东安鸡“的文章,刊登在《湖南商报》的头版。当时引起一些哄动效应,不少读者写信询问我“东安鸡”是怎么做的?哪里寻找“东安鸡”最正宗?弄得我好尴尬,只得求教于老师傅和专家,才一一给予回答。

永州市餐饮协会于2011年成立以来,我们为推介东安鸡不遗余力,先后举办四届永州美食文化节,少不了让“东安鸡”登台表演;将“东安鸡”推举到全国和省里参加烹饪大赛,获取不少奖牌。更值得记忆的是,2017年9月,永州市委市政府举办首届旅游文化美食节,我作为美食评委,力荐“东安鸡”上台表演,推举胡先雨,唐建波两位大师操勺展演。在开幕式当天下午,胡先雨大师在台上表演了“东安鸡”的烹饪全过程,获得了台下上千名观众的喝彩。

事后,我还专门请教胡大师“东安鸡”的烹饪方法。其要点:选2斤左右的土母鸡,宰杀后清除内脏,洗净下锅煮至七成熟,再切块;然后,热锅放油,将鸡块入锅翻炒,同时放入盐、料酒、生姜丝、红辣椒、花椒、酿白醋;炒香后加入原汤汁焖煮稍许,即可出锅装盘。大道至简,便于推广,有了胡先雨等大师传教,普通人成为“东安鸡”烹任师傅不是难事。

为发展东安鸡产业,东安县更是做了不少文章。2017年在东安县举办一次盛大的活动,聚集了1001名“东安鸡”师傅,在广场上共同烹制了401份东安鸡。这场“东安鸡”的饕餮盛宴轰动一时,不仅引得众多媒体竞相报道,并成功申报世界纪录,世界纪录协会将此盛举命名为“世界最大的东安鸡宴”。

担任这场“东安鸡宴”活动的总指挥蒋宗霖先生,也是我的一位熟人。他年轻时从厨学艺,现已从事烹饪工作约二十年。他师从几位“东安鸡”烹饪名师,刻苦钻研,练成一手娴熟的东安鸡烹饪技艺,几年前被县里认定为“东安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弘扬“东安鸡”,他在东安、永州、长沙等地都开办了东安鸡酒店,赢得了消费者赞誉。近年来,在东安县的大力支持下,他在县经开区创办了“东安鸡”产业园,引进先进设备,采用现代保鲜技术,研究出最经典的烹制方法,制作“东安鸡”预制菜,其产品已发往全国各地。这样,“东安鸡”得到极大的普及,无须上馆子,网上一点送到家,人人都能吃上经典名菜“东安鸡”。

“人间烟火味,最慰凡人心。”东安鸡来自民间,名气再大,总还带着浓浓的乡愁乡情。

这就是它历久弥新,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深层次原因。

作者介绍

李一凡,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永州市餐饮行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乡村作家库认证作家、永州市商业行管办原主任。长期以来热心研究民俗、美食和地方文化,在《永州日报》、《湘菜》、《中国乡村》、《人民文学作家》等有关媒体上发表过多篇作品,还出版了《崛起的大市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