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健康频道

谷医堂谷方益元:中医艾灸,不仅仅是养生,更是一种文化!

地方站-新浪湖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艾灸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奇术,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文化瑰宝,这项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一直用来防御疾病、强身健体的技术方法,是最自然、最绿色、最行之有效的健康选择。

艾灸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脏腑理论为指导,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历代医家重视艾灸治“百病”、治“未病”的神奇功效。在治疗方面,艾灸具有“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的神奇功效。

古代医学典籍关于艾灸的记载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在保健方面,艾灸可以治“未病”,也可以强身健体。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上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疬、瘟疟之气不能着人。”

宋代的太医窦材在其著作中也讲道:“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医说》记载:“若要安,气海、三里莫要干。”

一炷着肤疼痛即止

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这些都是前人应用艾灸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宝贵经验。我们说治病要寻根,求本溯源,艾灸就是这样一种清理我们身体源头的疗法。同时艾灸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单易行,安全舒适,就是不懂医术的普通人,也可以遵方按法施用。

因此它自古以来就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还传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民间谚语。

艾灸适合于现代人养生

[1]现代人比较容易生病,需要养生保健。

[2]艾灸养生容易掌握,使用方便。首先,艾灸的工具简单;其次,艾灸需要学习的中医理论知识并不非常复杂,一是穴位,二是经络;再次,艾灸知识可以在身体上反复寻找、试验、体察,即使是一时半刻掌握不了,只要一有时间便可以复习总结。

[3]使用艾灸养生,花费少,功效大。不仅可以自己养生保健,还可以帮助身边人防病治病,遇到重病急病可以通过艾灸缓解调治。

[4]艾灸对现代人阳气不足疗效独到。阳气是身体健康的基础,现代人身体一个最为显著的毛病,就是阳气大量的流失。身体并不是病了才去治,而是要在“未病”之时来养,避免生病。艾灸就是补阳气,治未病的最好办法。

艾灸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作为一种养生手段,或是作为一种治病方法,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艾灸的起源,到艾灸的发展,到艾灸的壮大,到艾灸的没落,再到艾灸的兴起,这一系列的过程都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这些文化内涵涉及各个方面

1阴阳文化

艾灸的产生和养生作用,都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华的阴阳文化。

阴阳文化是中国最为古老也最为传统的文化。它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讲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求人们看问题做事情都要使用阴阳辩证的思想,阴阳文化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宗教、哲学、中医、占卜等等。

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里面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由此可知,正是由于北方天气寒冷,又因为饮食容易导致寒病,导致人体阳气不足而阴气过盛,才产生了艾灸。因为艾性温,火热缓,所以《扁鹊心书》才说:“扶阳之法,艾灼第一。”

艾灸就是通过扶阳之功来治疗各种各样的寒症,采用的也就是阴阳平衡的思想。

2修身文化

艾灸作为一种养生治病的方法,体现了中华的修身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把修身排在首要位置。故《大学》里面就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个人的修身上面,最为重要的是德,而最为基础的则是身体,也就是身体的健康。

在古人看来,包括艾灸的各种方法手段,都不仅仅是用来治病,更是人们应当具备的一种中医修养,就如同现代社会要求人掌握英文和电脑技能一样,所以古代比如苏轼、陆游、王勃、纳兰容若等等很多著名的文人都懂得医疗,并有医学著作传世。

3担当文化

中华文化一向强调要“天下为己任”,更是提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和“大医治国,小医治病”的说法。

这种担当的思想,就是要求个人格物致知,努力掌握各种能力,奉献于国家社会和天下百姓。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最为根本的就是健康的生命,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生命,其他的一切就无从谈起。

中国最早的神话传说就有“神农尝百草”故事,炎帝神农为了帮助天下百姓治病,在寻找草药之时而遍尝百草而中毒身亡。学习和掌握艾灸,不只是能够保全个人的健康,更是能够广泛地服务于他人,甚至可以说是救死扶伤的手段。

总之,艾灸能够让人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除了可以学习其中的阴阳文化、修身文化,担当文化之外,还可以领略到那种探求真理,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以及中医的整体思想观念。

来源:谷医堂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