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谷医堂:正确认识阿斯巴甜,勿过度恐慌!

地方站-新浪湖南
关注近日,世卫官宣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2B组)。众所周知,作为代糖的代表,阿斯巴甜在无糖食品领域可谓是头号代糖选手,在过去几十年间,阿斯巴甜迅速普及到了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此外,与其他甜味剂相比,阿斯巴甜具有低热量、不会导致龋齿等优点,所以还被广泛应用于无糖饮料的配方中。

现在问题来了,阿斯巴甜既然被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那么,我们还能愉快地喝饮料吗?
首先,我们要先认识什么是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早在1964年它就已经被发现了,具有非营养性、低热量和非致龋性等优点,可以说是一种健康的甜味剂。因此被广泛运用在食品当中,目前在市面上很多食品中都会使用到阿斯巴甜,包括无糖饮料、糖果、冰激凌等。
那么,为什么世卫组织要将它列为可能致癌的物质呢?
在这里,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并没有将阿斯巴甜(Aspartame)列为致癌物,而是可能对人类致癌,每日需在规定的摄入量之内摄入。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下,关于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的争议是怎么出现的。这其实是源于一些早期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

来源:摄图网
实验动物研究:在一些早期的实验中,将大剂量的阿斯巴甜添加到实验动物的饮水中,观察其健康影响。部分实验显示,高剂量阿斯巴甜摄入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然而,这些实验所使用的剂量远远高于人类摄入阿斯巴甜的实际情况,难以与人类的摄入量相对应。
人类流行病学研究: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尝试探索阿斯巴甜与癌症之间的关联。然而,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部分研究发现使用阿斯巴甜的人群中有较高的癌症发病率,但其他研究并未发现类似的关联。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在对食品中使用的阿斯巴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之后,将其分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2B)组,但不能确定具体的致癌风险。

那么,阿斯巴甜真的全然无害吗?
其实并不是!如果长期摄入过量,可能会导致以下健康问题:
1、神经系统损害:阿斯巴甜的代谢产物可通过血脑屏障,干扰神经递质的传递。过量食用阿斯巴甜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2、肠道损害:阿斯巴甜可能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出现腹泻等症状。
谷医堂医师特别提醒:长期食用阿斯巴甜,还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在食用阿斯巴甜的同时,应注意适量摄入(每公斤体重0-40毫克/日),避免过量食用。
来源:谷医堂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