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书画展与浮石文创品亮相天心创谷园
2020年元月十三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书画艺术品及文创衍生品展在长沙市天心区文化广告产业园开幕。展览因两大亮点而为社会各界所瞩目:一是同一艺术原创作品ⅠP与众多品类文创衍生品同时展出,完美呈现由艺术品lP向文创品延展的过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了在酒瓶上进行书画艺术品展览的新形式。

书画艺术品的创作者正是在文学、书画与影视界游刃有余、享誉省内外的著名作家、书画家及影视编剧浮石。十几年前,他曾经因为小说《青瓷》而享誉海内外,该小说获奖无数——入选“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入围“ 改革开放三十年最有影响力书目”;入选“十佳商业与管理类书籍”、“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等,被誉为“继茅盾的《子夜》之后我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财经小说。并且先后被翻译成韩文、越南文等语种在当地出版发行。

《青瓷》更是在全国范围内被改编形式最多的一部小说,曾先后被改编成广播剧、话剧,并在2012年由原著作者亲自改编成电视剧,并力邀王志文、张国立担纲主演,在湖南卫视、央视8套及乐视网同步首播即获不俗反响,成为当年现象级作品,在行业内外引发热议。
继《青瓷》之后,浮石又陆续出版了《红袖》《皂香》《中国式关系》等小说、散文杂文等著作,均频频登上各大读书榜榜首,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使其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畅销书作家。

十几年后的今天,浮石在继续小说、影视剧本创作的同时,重启学生时代封存的梦想,重拾画笔,开始以他独特的绘画语言所创作的水墨段子与这个世界对话。他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称之为“浮石绘话”,在追求集“哲学思考、文学表达、美术呈现”三位一体的创作的同时,浮石右手画画,左手写字,作品充满拙趣,雅俗共赏,具有鲜明的个性与辩识度。近而观之,于湖湘文人画派而言,浮石的作品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放大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来看,他的画风其实自成一派,凝萃的是他前半生的人生历炼与智慧精华,旁人无法效仿,亦难以追随。

湘潭大学79级哲学系科班出身的浮石,毕业后曾留校任职人事科长,兼任文学系写作教学。精彩的人生从来都不可能安于现状,风平浪静。1992年,浮石下海经商,商海沉浮,一夜之间从致高点跌落谷底。人生的修行在逆境中更显力量,小说《青瓷》让他逆风翻盘,步入人生拐点。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与才华积淀,无怪乎浮石的画作,一面是恣情写意的浮世画卷,一面是睿智有趣的俗世段子。画中有故事,言语中有机锋,寥寥几字便说透事理,道尽人心。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以一言而识万人心,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都在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著名诗人周瑟瑟说,浮石的水墨正是“深深致力于变艺术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一场运动,让我看到了中国当代文人的‘当代’意识”。
著名美术评论家陈慰民说,他的水墨画骨子里有王维、苏东坡这些古代文人画家的审美趣味,以图形而言又受近现代画家丰子恺、齐白石的影响。
中华美学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美学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家与美术评论家范明华先生在近期的评论文章里,对浮石的书画作品不吝溢美之辞:“他的绘画和小说,在思想和审美旨趣上其实是一致的。贯穿于其小说和绘画的一条不变的主线,是对人生世相的哲学思考,是对滚滚红尘的超然觉悟,或者说是剖析人性、洞明世事、探索生命正解的不懈努力。”
更有不少媒体预言:“如果湖南还有希望出一个黄永玉似的人物,非浮石莫属”。

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业已经被贴了上多个成功标签,按常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过一种写写画画,安逸闲适的生活。浮石却不,今年五十七的他,在生日那天挥毫自勉:“过五十岁生日时曾给自己指令,以前生活一切归零,算到今天,我七岁啦。我还小,所以很可爱也很讨厌,就像这个世界。愿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

所以,这个七岁的顽童又在写作和画画之外,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他拿出足够的耐心与爱心,折返商场,打造以浮石绘话为IP的浮石文创品牌,将自己的作品变成一件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

浮石透露,自入驻长沙天心区文化广告园和进入2020新年之后,可谓好运连连,不仅与全国各类数家有实力的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而且,根据他的第二部畅销书《红袖》改编、由他本人及女儿胡佳乐联袂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将于2020年底开。届时,其书画作品、文创品及影视作品的有机联动,将进入一个新高度与新层次。

长沙市天心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滔先生,对浮石在文学、书画、影视方面的成就与影响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表示,“依托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平台,要将‘浮石’独特的IP优势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