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科技学院首启招生 以产教融合铸就应用型人才

新浪湖南
关注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长沙科技学院于2025年应运而生,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迅速成为湖南高等教育界的一颗新星。这所以工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使命。目前,学校首届招生已全面启动(院校代号4363),计划面向湖南省安排3000个本科生招生计划。

长沙科技学院的专业设置极具前瞻性,首批开设的六大专业均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软件工程专业聚焦智能软件开发,与华为等企业共建实验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依托智慧医疗平台开展实战训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引入数字孪生系统等前沿课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由中国通号集团提供技术支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对接湖南“风光储氢车”产业集群;档案学(数字档案方向)则创新性地将传统文科专业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这些专业的共同特点是紧扣产业需求,确保学生“所学即所用”。

档案学专业带头人、博土及硕士生导师凌智勇教授表示,数据长久保存是目前档案保存最重要的方向,长沙科技学院与琴海科技达成合作,突破传统档案管理框架,注入“数字档案”“智慧政务”基因,首创数据存储、电子文件管理、数据治理等课程,并与省市档案馆合作开展档案数字化、政府数据存储等实践项目,专注于培养兼具文化保护与数字治理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是长沙科技学院的又一大亮点。学校实施“引智计划”,组建了以院士专家为引领、博士教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包括美国维州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陈锦雄,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专家陈特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带头人汤晓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跆拳道世界冠军郭婷的加盟,为学校体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支师资队伍不仅学术造诣深厚,更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

其次,长沙科技学院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其深度的产教融合模式。与三一重工、天河国云、中国通号集团等约百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了“双导师制”育人体系。在这里,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传授实战经验,学校教师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动态,真正实现了“课堂与车间无缝对接,学习与实践深度融合”。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产业项目,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创新性地推行“培优计划”,既注重学术深造,又强化应用能力。通过设立考研奖励、提供名师辅导等方式,力争15%以上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帮助学生考取工程师资格证书,目标让50%的毕业生获得行业准入资质。这种“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完善的奖助体系彰显了学校的育人情怀。从5万元的校长奖学金到专门设立的“进步奖”,从创新创业资助到困难学生帮扶,学校构建了覆盖学业、实践、品德等全方位的激励网络。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即可减免学费”的政策,充分体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承诺。

在2025年6月23日的校园开放日活动中,智能驾驶模拟舱、数字孪生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向公众开放,展现了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世界冠军郭婷的现场教学演示,更是生动诠释了学校“科技与人文并重”的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新兴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长沙科技学院正以其创新的办学模式、前沿的专业设置、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育人体系,为怀揣科技梦想的学子搭建起成长的舞台。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在科技创新的时代浪潮中扬帆起航。 (通讯员:韩辉 文:肖霜霜)
来源:长沙科技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