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聚巴陵 看优势产业“链”岳阳

新浪湖南
关注浩浩洞庭水,巍巍岳阳楼。
今年,岳阳市高位推动“12+1”优势产业链建设,11月12日—13日,决胜2020——全面小康湖南行“洞庭湖畔看小康”之“优势产业‘链’岳阳”网络媒体主题活动启动,该活动由湖南省委网信办、岳阳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岳阳市委网信办主办。近20家主流网媒及全国各地网络“大V”齐聚岳阳,走访南湖商圈、网红打卡地汴河街、君山、平江、汨罗等地,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采访报道,记录打造优势产业链对岳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

(近20家主流网媒及全国各地网络“大V”齐聚岳阳)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近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岳阳楼历史文化片区开发建设,以大视野、大手笔、大投入推进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岳州古城一南一北两翼建设,全力打造洞庭湖沿湖特色文旅走廊及千亿文旅产业。

(岳阳楼)
位于岳阳楼旁的湖南江湖名城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是岳阳全要素、全链条、全开放的新型双创平台。涵括文创展厅、创新工场、沙龙平台、投融资窗口和“众创在线”虚拟空间等,常规开展创客沙龙、创业培训、创意市集、创业公开课、创业服务三湘行、创享汇等特色活动,为创客产生思维碰撞、接受专业指导、实现资源整合、转化创意成果,提供了引流“洼地”和赋能“高地”。先后被评定为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

(湖南江湖名城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岳阳传统民俗、城市记忆延续的重要载体。街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历史建筑59处,传统风貌建筑32处,传统街巷13条。为了做好该街区的有机改造,大多数建筑在原址上按传统湘北民居形式新建,确保街巷肌理不变。在留住文化根源、保护好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街区的配备,引进新产业激发老城区的复兴活力。打造集文化旅游、市井商业、滨水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湘北地域特色和清末明初风情的历史文化街区。

(鱼巷子改造初现成效)

(街区旁的鱼市场得以保留)
到岳阳,必游南湖!南湖,是长江流域洞庭湖的派生湖泊,更是岳阳市的城市名片。为推进洞庭湖沿湖风光带与环南湖旅游走廊融合对接,岳阳市政府重点打造了环南湖交通三圈项目(即:环南湖旅游走廊机动车道、国际自行车赛道、游人步道)。据了解,环南湖交通三圈规划建设面积31.6平方公里。项目包含静态交通、机动车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水上游览系统、交通换乘、道路及节点景观、游客服务设施等8项建设内容。

(环南湖交通三圈风光宜人)
环南湖交通三圈项目通过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还吸引集聚了房车营地、飞行营地、星球乐园、花语世界等一大批文旅休闲项目的进驻。


(岳阳花语世界)
水草丰茂、江豚跳跃、麋鹿成群,这里是人鸟留恋的岳阳君山华龙湿地。近年来,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在沿岸打造出了一条标准化、高颜值、极独特的马拉松赛道。整治复绿后的华龙码头也完成了“华丽转身”,一江碧水岸更绿,已经成了江豚、珍稀鸟类的最佳观测点。

(君山华龙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
宜居宜业宜游的岳阳,北枕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怀抱洞庭,因山而美、因水而秀、十步可游、百步一景。岳阳境内拥有洞庭湖60%以上水域面积、163公里长江岸线,国家森林公园4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城市内湖内河6处。洞庭湖的江豚,湿地的候鸟、麋鹿在这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岳阳市围绕湿地强市建设目标,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惠民,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岳阳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中国观鸟之都、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龙头企业持续发力 推动产业链高速发展
深耕30年,“儿时味”不仅做成了口袋零食,还畅销全球近30个国家。华文食品集产销研于一体,主打产品劲仔深海小鱼2019年热销12亿包,稳居行业第一,休闲豆制品跻身行业前十。2020年9月14日,华文食品登陆深交所,成为我国鱼类零食第一股。目前华文食品五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产品680万包。


(采访团在华文食品了解企业情况)
湖南长沙辣条的“扛把子”,就是来自岳阳平江的麻辣王子。
玉峰食品专注辣条零食研发、生产、营销18年。逐步取消辣条零食中的添加剂,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正宗辣条。今年7月尼尔森公司调研并发布的《长沙辣条品牌健康度研究报告》中,有64%的消费者认为麻辣王子是长沙辣条“扛把子”,麻辣王子现已成为长沙最火的辣条,在长沙市场辣条销量第一。


(采访团在玉峰食品了解“麻辣王子”的创业故事)
食品产业作为岳阳第二个千亿产业,规模位居湖南省第一。现有道道全、九鼎、华文、长康食品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63家,拥有22个中国驰名商标,36家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城陵矶新港区粮油加工、湘阴洋沙湖调味品、平江豆干、休闲食品、君山小龙虾、华容芥菜等五大食品产业集聚区。华文食品上市,岳阳黄茶畅销全国,平江辣条、豆干制品打入了国内80%的超市,休闲食品、芥菜生产加工产量全省第一,菜籽油加工能力全国第二,小龙虾加工能力占全国60%。今年,成功引进中储粮岳阳油脂基地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食品产业重大项目,正在创建龙虾小镇、黄茶小镇、芥菜小镇,推动食品产业再上一个千亿台阶。
产业链集群集聚 园区吸引力不断提高
优冠实业集团是一家以体育教育基础设施制造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集团,主要产品为塑胶跑道和草皮等。其主体公司湖南优冠体育材料有限公司于2016年入驻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到2017年5月,一期100余亩生产基地正式达产。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第三期。去年产值达到4.3亿元。

(优冠体育运营总监石川(右一)正在向采访团介绍公司情况)
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是省重点特色产业园,这里目前已经集聚了202家企业,形成了以有色金属深加工、高分子材料、智能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湖南龙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集电子信息新材料研发、电解铜箔生产、应用与销售于一体,是湖南省首家电解铜箔企业。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于2018年9月在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开工建设,今年6月底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完善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链及延伸经济产业园铜精深加工产业链,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年税收可达6亿元左右,安排就业3000人。

(湖南龙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的202家企业中,包括规模企业92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各产业上下游配套日趋完善,闭环产业链条逐渐形成。
今年以来,岳阳市各产业园区着力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全面优化交通、电力、燃气、供热、供水、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融资、用地、为企服务等方面入手,注重“补短板”、勤输血、强服务,收效显著,园区发展和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绩。岳阳及时研究重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重大产业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加快,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了企业家们的点赞。

(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

(网络媒体及大V走访园区企业)
面朝浩瀚洞庭,游览巴陵胜状,感悟市井万象。
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中,采访团重点对文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及代表企业进行了参观和探访。此次采访团不但详细了解和记录了近年来岳阳在推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惠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感受到了岳阳在提高文旅产业建设、谋划绿色生态经济取得的新成就、新变化,同时大家也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为这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采访团在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了解情况)
采访团中的网络“大V”黄胜友说:“没想到岳阳的资源这么丰富,风景也这么好,发展产业链的同时将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未来必将吸引更多游人来此观光旅游。”
奋力书写新篇章 优势产业“链”岳阳
据了解,为提升现代产业竞争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今年5月,岳阳结合产业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七大千亿产业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石油化工及新材料、食品加工、电力能源、现代物流、电子信息及人工智能等12条优势产业链和文化旅游产业(简称12+1),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和企业,全市12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重构现代产业新格局,岳阳产业项目建设气势如虹;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石油化工、食品产业两大传统千亿产业即将再翻一番;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力能源、文化旅游等五个产业快速迈上千亿台阶。1-9月,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3家,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24家,园区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到81.2%;全市产业园区签约工业项目221个,签约总投资862.96亿元,新开工工业项目203个,竣工工业项目141个。
2020年9月24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揭牌。岳阳片区重点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突出临港经济,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电子商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
当前,岳阳正围绕建设湖南发展新增长极、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目标,全力加快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奋力书写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