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永不落幕,湘西与世界共赴新程

新浪湖南
关注第九届世界摄影大会“发现湖南·走进湘西”芙蓉镇·红石林度假区采风之旅,在8月29日晚的第12届湘西摸泥节·七夕奇遇夜中定格于巅峰时刻。作为全球摄影界的“奥林匹克”,本届大会吸引40个国家、315位摄影大师参与,用镜头发现美好,让芙蓉镇·红石林度假区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旅融合活力及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窗口。

第九届世界摄影大会“发现湖南·走进湘西”芙蓉镇·红石林度假区采风之旅,在8月29日晚的第12届湘西摸泥节·七夕奇遇夜中定格于巅峰时刻。作为全球摄影界的“奥林匹克”,本届大会吸引40个国家、315位摄影大师参与,用镜头发现美好,让芙蓉镇·红石林度假区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旅融合活力及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窗口。
匠心办会:让世界镜头捕捉湘西鲜活之美
为呈现最具辨识度的湘西风貌,华夏集团以“场景重构、体验升级、文化赋能”为核心,打造适配国际视野的文旅场景。芙蓉镇精心优化“摆手堂-土王桥-楚蜀通津-芙蓉镇瀑布”等核心采风动线,跳岩舞台光影秀将瀑布与吊脚楼化作流动画卷,《花开芙蓉·毕兹卡的狂欢》实景演艺让千年土司文化跃然眼前。











红石林系统梳理“扬子古海-奥陶海底-天池”等地质奇观,融入咚咚喹的悠扬旋律、厄巴舞的原始野性、土家族接亲巡游等热闹场景,为5亿年的红色岩层注入现代人文温度。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主席里卡尔多·布西见此情此景,不由赞叹:“芙蓉镇·红石林度假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







大会期间,恰逢第十二届湘西摸泥节·七夕奇遇夜大型直播活动,爱与希望跨越国界,照亮人间最美相逢,通过湖南经视、凤凰网、新湖南等全媒体平台实现超2100万流量曝光,共同将湘西摸泥节这一文化IP推向新一轮热度。




文旅赋能:让文化活力转化为发展动能
这场光影盛会,成为芙蓉镇·红石林激活资源、撬动发展的“金钥匙”。华夏集团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推动”思路,力求将大会影响力转化为长效动能。由湘西州委书记刘涛与布西共同揭牌的“丝路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馆”,首展呈现布西《时光布道者》与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终身名誉主席杨元惺《心像视界》双展,成为“丝路文明对话”的视觉符号。


大会的春风还吹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土家非遗织锦工坊被摄影师们争相拍摄,知名度大增,传统织锦技艺以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镇上的湘西腊肉同样以“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圈粉外国友人,爱不释口。“以前在大山只能靠天吃饭,现在靠旅游赚钱,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民们道出心声,这几年赴景区的外国游客连年增多,购买当地美食、特产的需求不断增长。





采风期间,新生即将开学,华夏集团连续第14年举办奖学仪式,为红石林镇今年考取大学的一、二本学子筑梦。曾受奖励的同学返乡任教的故事被摄影师记录传播,成为“文旅点燃教育薪火,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华夏集团董事长钟飞表示:“希望同学们常怀桑梓之情,学有所成,无论将来身在何处,都始终关注着家乡发展。”

迈向国际:以独特魅力打造世界级目的地
借助摄影大会,芙蓉镇·红石林打破“地域局限”,向“世界级休闲度假目的地”迈进。
全球稀缺的资源禀赋,是其打动世界的坚实底气。罗马尼亚摄影师格里戈尔分享红石林照片时称:“它宛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值得被全世界看见。”独特资源让芙蓉镇·红石林成为国际游客感知中国地质奇观与民族文化的“必选项”;交流互鉴的持续深化,则搭建了连接世界的广阔平台。


丝路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馆今后将长期与国际摄联保持紧密合作,不定期举办摄影展、文化论坛促进文明交融,华夏集团还将整合景区资源,
联动湘西、长沙、张家界打造文旅产业,形成横跨三湘的“华夏芙蓉文旅黄金走廊”;而文旅富民的坚实根基,让这份“世界级”的追求更有温度。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华夏集团以“民宿联盟”带动村民抱团、“非遗工坊”传承技艺、“奖学活动”培育人才,构建“自然保护—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让芙蓉镇・红石林的发展既有着国际视野的高度,更有着扎根乡土的温度,真正实现“景美”与“民富”的同频共振。
让世界看见中国,让湘西走向世界。当远处的夕阳为芙蓉镇瀑布镀上金边,摄影师们的镜头缓缓收起,而我们与世界的对话才刚刚开始。

来源:湘西芙蓉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