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旅游频道

从“六月六”山歌节看城步展新颜

新浪湖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李家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张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哟。月亮弯弯,看上溜溜的她哟……”随着蓝红两队激情对垒山歌,互不服输,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迎来了当晚的高潮。山歌对唱此起彼伏,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观众个个热情高涨,手中的荧光棒肆意飞舞传递着他们的激动心情,甚至在当晚活动结束之后,许多观众仍意犹未尽,欢喜雀跃地和身边人讨论山歌节的精彩、和亲朋好友视频分享参与感受,手舞足蹈地描述现场的热闹气氛。

7月30日,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在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体育中心激情开幕,尽管途中下了点小雨,但阻挡不了观众的热情与享受,现场气氛浓烈、宾朋满座,早已化身成一片欢腾雀跃的海洋。开幕式上,一曲《苗音源起》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在的桥梁,瞬间带领观众穿越到神秘而富有魅力的苗乡世界,与此同时,8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天幕为画布勾勒出南山绚丽图景、城步吊龙等壮观景象,并排列出“一路山歌上南山”、“水边歌城,醉美城步”等字样,以现代科技展示传统文化魅力。《山歌唱给世界听》以山歌为媒,打开城步与世界的对话,现场国际友人学唱山歌,感受苗族音乐的美妙。整场活动设计巧妙,构思新颖,不仅向大家展示了千百年来城步山歌的历程,还以歌会友,邀请了广西山歌队、贵州山歌队、云南山歌队等一起来展演,现场气氛火爆热烈,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

  山歌火出圈,文化活起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歌善舞的城步苗侗先民创造了璀璨的山歌文化。城步山歌调式多、曲式结构完整、旋律独特、节奏自由而复杂、演唱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六月六”山歌节源起城步长安营,这里的苗侗先民通过对唱山歌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传情达意、歌颂幸福。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城步苗乡侗寨变成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而六月六山歌节也逐渐演变为当地重要节庆活动。1997年长安营乡举办第一届山歌节,从2010年开始,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历届县委、县政府“节会牵线、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思想影响下,城步开启了每年举办一届“六月六”山歌节的传统。2014年,由于得到湖南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支持,“六月六”山歌节由县级节庆活动升级为省级民俗文化节庆品牌活动,正式更名为“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2018年,国家民委正式授予城步“中国山歌之乡”荣誉称号。

目前,“六月六山歌节”已连续举办27届,成为湖南四大民俗节庆品牌之一和湖湘地域文化的一张耀眼名片。山歌节不仅促进了山歌文化的发展,成为城步火出圈的一张闪亮名片,也带动了人们对城步文化的关注与喜爱。

除了山歌,城步还有吊龙、油茶、苗绣、庆鼓堂等民俗独具特色。

苗族人民崇尚龙舞文化,把龙作为苗族的图腾,因此城步苗族每逢春节都由村寨组织舞龙活动,尤其以丹口镇下团村吊龙最有特色。千百年来,这个村每逢春节或重大喜庆活动都要举行舞龙活动。他们扎制的吊龙,做工精细,轻便灵活,活龙活现。每当表演舞龙时,配上气势磅礴、浑厚得体的音乐,烟雾和灯光的烘托,让观摩者感到身临其境,心潮亦随着龙灯的起伏和舞姿忽而担惊受怕,忽而心情激动。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壮大,城步的吊龙舞已走出了苗乡,走出了湖南,走向全国,以崭新的面貌呈向全世界。

城步的苗绣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唐朝诗人杜甫曾写“五溪衣服共云天”,其中五溪之首就是现在城步的巫水,说明在唐朝时城步苗族刺绣和服饰就非常漂亮。苗族的刺绣艺术,记载着苗族历史变迁,也代表着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从而形成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如今城步苗绣已多次在国内和国际参展,她神秘而寓意吉祥的图腾、精采绝伦的技法、五彩斑斓的色彩收获到国内多名专家赞誉。

关于城步的文化底蕴,越挖越惊叹,越研究越觉丰富,除了吊龙舞、苗绣,还有杨家将、苗拳、打禾鸡等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充分体现了城步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

以文塑旅巧设计 以旅彰文显深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城步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充分利用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批彰显城步特色的旅游项目。

夜幕降临,巫水河畔光影交织,游船缓缓驶入“苗家有囍”篇章。荣昌风雨桥上,身着发光苗服的“新娘”乘竹筏提灯轻唱,芦笙悠扬,两岸光影投射出苗族嫁娶的热闹场景:拦门酒、哭嫁、送亲队伍……传统婚俗在3D投影与雾森系统的渲染下栩栩如生。

巫江夜游是城步以文塑旅打造的新景区,自去年9月投入运营以来迅速火爆出圈,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巫江夜游作为国内首个水上苗乡数字幻游项目,游览路线全长2.6公里,将文化游、城市游、夜间游、水上游、科技游相结合,以城步巫水河畔的自然风光为基底,深度融合苗族文化精髓,将“行船游赏”“数字光影”“沉浸式情感交互剧场”深度结合,通过光影秀、全息投影、AR/VR互动等科技手段,展现《水之上·苗家有女初长成》《城之间·男儿陇上踏歌行》《天之下·山河尽染英雄色》、《月之乡·炊烟起处是苗乡》四个篇章。全程游览下来有欢喜、有忧心、有感动、有惊叹,有悲怆,特别是《山河尽染英雄色》那一篇章,许多观众紧紧代入那个保家卫国的年代并深深共情,当光影退去,而共了情的观众还久久未能平复心情。当游船一转来到了《炊烟起处是苗乡》时,温暖的灯光与远处芦笙的悠扬抚慰了观众澎湃的心,让人们感叹如今家国安宁、生活美满幸福的来之不易。

巫江夜游为游客精心打造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苗乡奇幻之旅,生动地呈现出一场“看得见诗意,留得住光影”的文化盛宴。

除了巫江夜游,老山界也是城步的一个重要地标,这里是红军长征第一山。城步还有高山红哨、莲花桥红军烈士墓等红色遗迹20处,《一条棉裤》《一张借条》《一盏马灯》……一个又一个故事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与坚韧,谱写了长征精神和波澜壮阔般的史诗。

城步不仅有特色十足的文旅地标,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秀丽风景。南山牧场,它是中国第一牧场,也是国内最大的高山苔地草原,23万亩连绵起伏的草山让人仿佛置身新疆阿勒泰;玉龙洞景区,拥有喀斯特地貌的溶洞群,如天宫瑶池,如仙境琼阁;白云湖,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回百转的画廊之中……

立足优势互补 加强旅游经济

城步位于雪峰山脉与越城岭山脉交汇处,县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657座。层层叠叠的大山既是城步发展旅游的宝贵财富,也成了城步走出去的重重阻隔。如何突破大山的阻隔,打造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成了横亘在城步人心头的现实难题。

这几年来,城步积极对接大桂林旅游圈,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致力于实现与桂林的优势互补和联动共赢。此举既可以丰富桂林的旅游内容,又能将城步旅游全面盘活,桂林山水与城步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互补,形成“桂林看山水,城步品文化”的格局,将为城步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城步打开山门办旅游,招揽更多优质合作伙伴,抓住当下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唱一台真正的文旅大戏,让全域旅游彻底地旺起来。如今,城步与怀化通道、广西桂林龙胜、资源、柳州三江等县签订框架协议,建立两省四市五县旅游合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路线互推、客源互送、政策互惠、利益共赢,打造了湘桂边地民族文化旅游联合体,以产旅融合之势开启城步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五一”假期,城步接待游客超过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亿元。今年1至6月,城步累计接待游客336。93万人次,同比增长6。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8.4%。

如今,“一路山歌上南山”不再是一句歌词,更是城步旅游的真实写照。每年六月六,山歌嘹亮,宾客云集。这座曾经“藏在深闺”的苗乡小城,正以开放之姿、文化之韵、山水之美,迎向更加辽阔的未来。(作者:唐婧、阳望春、李典雄)

来源: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