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旅游频道

伟达:智慧文旅公共服务设施系统集成破解行业“堵点”

新浪湖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游览景点时,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公共卫生间还有多少剩余位?如何很快地找到周围的餐厅和酒店?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转换难等难题又该怎么破?这些不仅是游客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令当地景点管理方非常头疼的难题……7月17日,记者了解到,湖南伟达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达”)以专业的思维模式和扎实的“落地”方式有效地疏通了这些行业“堵点”。

当天,由文化和旅游部发展司和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以“科技赋能景区 智慧护航文旅”为主题的智慧文旅供需对接活动在长沙利亚德·马栏山虚拟制作基地举行。伟达在会上展示的“智慧文旅公共服务设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成为全场焦点,其创新理念与全链条赋能体系,为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直击行业痛点:科技赋能场景,设施连接体验

当前,文旅行业普遍面临游客停留时间短、二次消费占比低、管理效率低下等难题。

伟达总经理樊飞燕介绍,78%的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不足4小时,二次消费占比不足30%,而设施运维成本却占总支出的35%。针对这些问题,伟达提出“规划-建设-运营-增值”全链条赋能体系,通过精准规划游客动线、打造主客共享场景、实现消费精准触达,助力景区提质增效。

“在景区建设中,如何站在游客“预约、抵达、接待、游览、离开”的全流程,精准布局导览点、接驳点、互动点、休憩地、商购点的服务节点,是每一个景区的刚性要求,”樊飞燕说,“做好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将这些从现实点,通过科技的方式,转移到手机客户端上,而这也是伟达的精髓之处。”

记者了解到,在动线规划环节,伟达利用空间算法融合景区地形与客流数据,科学配置导览、休憩、互动等设施,降低焦虑感,提升游览体验;在场景打造上,伟达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与艺术设施相结合,通过AI交互屏、智能接驳站台、数字艺术装置等科技产品,增强互动性与传播力,吸引游客延长停留时间。

科技+文化:激活景区空间价值

由主题研讨会外围,记者体验了一把伟达的黑科技。

在大显示屏上,点击“AI魔法打卡”不到半分钟就可以生成并打印出具有地域LOGO的美照;点击“全域导览”一眼可见所有景点;点击“人文风情”即可了解当地景点的风土人情详细介绍……

“这么去旅游还真不累,也不焦虑。”观众刘先生说。

樊飞燕强调,把产品融入场所中打造新场景,用“场地-场所-场景”递进设计理念,根据不同文旅类型(如国家A级景区、国家级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乡村文旅、城市空间)定制差异化方案。例如,AI拍照打卡、能量密码测试等互动设施,既增强游客参与感,又通过社交传播扩大景区影响力;零碳小屋、智能民宿等商业配套,则巧妙解决景区土地限制问题,提升商业氛围和住宿体验品质,让游客留下来进行消费。

以九嶷山旅游区为例,伟达的解决方案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4.8小时,二次消费占比从28%提升至42%,同时降低景区35%的运维成本。类似成果也在湖南省博物院、莽山等项目中得到验证。

  共创文旅新未来

研讨会上,伟达的创新实践获得与会专家与行业代表的高度认可。

樊飞燕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景区创造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同时推动政策落地,打造文旅消费新标杆。”

当天,湖南伟达与九嶷山景区、七星山景区成功签约,成为迅速“落地”的有力表现。

据悉,伟达专注于智慧文旅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景区运营效率与游客体验,已成功服务国家5A级景区4家、国家4A级景区17家、国家博物院(馆)2家、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5家、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者:梁湘茂

来源:华声在线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