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很远,但湖南很近

新浪湖南
关注大湖之南,锦绣潇湘。
湖南,一个被时光偏爱的地方,一片令人惊叹的古老土地。

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种、陶器、以及最早的城市;出土了四羊方尊、皿方罍等重量级国宝。

四羊方尊
传说中,华夏文明的三个重要奠基人——炎帝、舜帝、大禹,都在这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湖湘大地,历史悠久,湖湘文脉,弦歌不辍。
今年9月,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将在衡阳举办,大会主题为“以文塑旅,擦亮湖南历史文化名片”。
让我们跟着旅发大会的步伐,打卡湖南历史文化旅游精品景点,探寻湖湘历史文化的脉搏和独特魅力。
南岳衡山
“南岳”一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衡山因地处五岳的最南端,故名南岳。
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以“五岳独秀”“祭祀灵山”“宗教圣地”“文明奥区”等著称于世。

南岳衡山也是中国南方唯一最古老的人文始祖的祭祀山,福寿文化历史灿烂,蔚为自豪。
中华祝颂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南山”、《辞源》释“寿岳”均即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因而称誉“中华寿岳”。

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
南岳衡山风景绮丽,四时景色各异。
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堪称南岳“四绝”。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
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漫游五岳后,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对衡山如是赞美。
炎帝陵
罗霄山麓、洣水河畔,长眠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炎帝神农氏。
每逢农历新春之际,海内外的众多炎黄子孙,总会自发地来到湖南炎帝陵,瞻仰圣迹,寻根祭祖,祈福民族复兴、盛世永昌。

五千多年来的香火传承,成就了炎帝陵“中华民族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精神家园”的崇高历史文化地位,被誉为“神州第一陵”。

古木掩映、苔水环绕、白鹭虔虔、御碑历历……
炎帝陵景区主要包括陵寝大殿拜谒区、神农大殿公祭区、神农园缅怀区、皇山生态游览区四大功能区,共有80多处自然、人文景观,是四季出游、寻根祈福的好去处。
舜帝陵
巍巍九嶷山,层峦叠翠,林海莽莽,舜德文化千年流传。
千百年来,九嶷山舜帝陵香火不熄,人们在此祭祀始祖,追溯渊源,传承道德。

舜帝陵是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湖南省十大历史文化地标之一……
走进气势恢弘的舜帝陵,香烟缭绕,陵山庙宇浑然一体。
陵庙建筑上的石雕、楹联、壁绘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

陵内现存众多稀世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精神家园。
舜帝陵周围的娥皇矣、女英峰、美女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等景点,皆与舜帝奏九韶之乐及二妃挥泪斑竹的传说有关。
岳阳楼
俯瞰八百里洞庭,北望滚滚万里长江,遥对玲珑秀丽君山,矗立于岳阳市古西门城头的岳阳楼,气势雄伟,蔚为壮观,自古文人雅士争相登临并吟咏抒怀。

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让岳阳楼流传千古。
从此,楼以文益秀,文以楼生辉,文楼并重于天下。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岳阳楼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距今已有约1800年历史。
建筑构制独特,自然风光秀美,岳阳楼“得水而壮,得山而妍”,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
岳麓书院
衡岳之北,湘江西岸,坐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岳麓书院。
千百年来,书院弦歌不绝、气象万千,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湘学精神的赓续传承地。

宋、元、明、清数代,这里相沿办学,贤者云集。
张栻、朱熹、王阳明在此讲学;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在此就读;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从这里走出……卓绝的历史背后,是无数读书人千年相继的文化追求。

庭院深深,苍天古木郁郁拔节,淙淙溪水源远流长,流连于赫曦台、御书楼、斋舍、文庙、园林,每一块匾额、每一副对联、每一条学规,都散发着学术的气息、文化的馨香,连接起过去与未来。
湖南博物院
从古至今,悠悠湘江水激荡着湖湘千年历史文脉,孕育出灿烂的文明果实。
如今,历史的印记浓缩于一器一物间。

省博现有院藏文物57万余件(套),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它们真实再现了湖湘万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热烈浪漫的想象和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

走进省博,仿若打开一扇“时光之门”,感受一场跨越历史长河、足迹遍及三湘四水的特别之旅,找寻湖湘万年,何以湖南的答案。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初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的美誉。
千百年来,它以藏书之丰、学风之盛、成就之大,成为闻名遐迩的文化瑰宝。

院内风光秀丽绝美,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
登高远眺,蒸水环其左,湘水绕其右,耒水横其前,看三江之水滔滔不绝,直奔洞庭。

抚摸石壁上的青苔,听听朱陵洞的传说,吟诵韩愈的《合江亭序》,感受拂过古时文人骚客的江风迎面吹来,湖湘磅礴之气尽显千年学府的文化底蕴。
老司城
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是湖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土家族的“露天博物馆”、土司王城的“活态标本”,有着如故宫一般的建制与精美,诉说着土司王城绵延数百年的辉煌壮阔。

“凭山作障,即水为池”,老司城不仅藏有厚重的历史,其文化内涵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城内古朴沧桑,城外山水环绕。
毛古斯舞、摆手舞、土家年、打溜子,老司城里的人世代传承的原味土家民俗,也令这座城别具生机。

盛夏时节,走进老司城,层层叠叠的古城遗址,从灵溪河畔整齐往山上排布,斑驳的城墙写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沿灵溪河泛舟而下,两岸风光旖旎,祖师殿气势恢弘。在这里,追逐一段历史的余辉,目睹一座遗址的新生。
凤凰古城
在湘西州的神秘腹地,隐藏着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凤凰古城,她犹如一位矜持的少女,静静地等待每一个与她邂逅的旅人。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千年的风雨沧桑;又似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绘就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驻足沱江畔,一幢幢吊脚楼悬于江上,与古城里的青砖黛瓦连绵成一片浪漫的诗意。
这些见证沧桑的文物古迹,不断向人们讲述着古城过去和现在的故事。
洪江古商城
从安江溯沅水而上,至巫水交汇处,留存着一座因水而兴的千年古城——洪江古商城。
它是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18家报馆、23个古钱庄、34所旧学堂、48个半古戏台、70余家酒楼、80余家客栈、380多栋古窨子屋以及数不胜数的宫、殿、祠、院、庵、堂……
号称中国第一古商城的洪江古城,恰如一幅可直观明、清市井社会全貌的“清明上河图”。

夜幕下的洪江古商城灯火璀璨,烟火味十足,漫步古城,处处皆景,徜徉在这座原汁原味的古城中,似乎能聆听到这座古城的脉动。
万里茶道(湖南段)
古道悠悠,茶香缕缕。万里茶道湖南段开始于19世纪中叶,终止于20世纪初。
万里茶道湖南段起于资水的苏溪关,沿安化、桃江、益阳老城、湘阴、岳阳老城,出城陵矶至长江省界以及黄盖湖周围,长约420公里。

湖南段沿安化至临湘,茶山、茶行、茶碑、古道、风雨桥、关隘、仓库、码头、会馆等相关文化遗产都有留存。
黄沙坪古镇老街诉说着“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盛况,水运码头也铭记着“大德诚”“利源隆”“晋丰厚”等茶号的昔日荣耀……
与万里茶道功能相关的可移动文物也极其丰富,大部分保存在民间甚至使用至今。
除茶箕、茶袋、茶铲、茶焙笼等制茶工具外,还有大量茶杯、茶碗、茶壶、茶篓等饮茶器具,以及价值不菲的陈年黑茶产品。千两茶和茯砖茶制作技艺已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里茶道的商贸功能虽早已不复存在,但它见证了延续至今的茶文化在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传承交流过程,见证了因历史变迁而兴衰的湖南茶文化和中俄茶叶贸易。
湖南自古多风雅,今年9月,来一趟这里吧!
探索自然之美,感受文化之深,体验民俗之韵,湖南之行,不容错过!
来源:文旅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