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开幕 | 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

新浪湖南
关注
听·见湖湘
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
2022.7.28—10.30
湘博一楼特展一厅
全价票:50元/人
优惠票:25元/人
音乐是文明的先声,滋养着人类的童年,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湖南地区山川秀美,万物有灵,三湘四水亘古流淌,孕育了丰厚而独特的音乐文化。7月28日上午,“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在湖南省博物馆艺术大厅隆重开幕并对公众展出。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开幕式。


本展览是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物展览展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而策划的成果展,该课题由湖南省博物馆、天津大学、北京百度网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展览汇聚了湖南省境内170件音乐藏品,采用现代音乐篇章结构,讲述了湖湘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将音乐文物实物和多种数字展示技术相结合,将湖湘音乐相关的文物、乐声、人物、文学、历史、图像等聚集于一体,超越传统展览形态,打造了一个音乐文明的活性文本和视听盛宴,让观众成为湖湘音乐的感知者、见证者、传承者与创造者。
展 览 亮 点
该展览充分利用多模态文物知识图谱、多感知通道混合现实等课题关键技术,推出“高山流水遇知音”—— 湖湘音乐史展项,该展项由湖南音乐知识图谱可视化、浏阳古乐MR体验、古琴虚拟弹奏等多个数字展项和文物知识图谱导览微信小程序所组成,汇聚更海量全面的文物知识,提供更生动沉浸的虚实交互,探索珍贵文物的创新展示,拓宽展览内容的广度深度,以满足公众更加多元个性化的知识需求,提供公众更高质量的观展体验,解决博物馆展览形式单一、内容支撑少等关键问题。
同时,湖南省博物馆正式推出了本次展览的卡通代言形象——“香饽饽”乐队。该乐队为全国博物馆首支国潮音乐文物乐队,乐队名称即为“湘博”谐音,以陶球、象纹铜铙、虎座凤鸟漆木架鼓、竽、独幽琴、凤箫等六件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湖湘音乐文物为原型,挖掘其内涵和特征并融入想象和创意,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带领其了解湖湘千年音乐文明。此外,湖南省博物馆还将在展览期间陆续推出七夕国风云上音乐会、展厅乐舞展演、线上大师对谈、现场专家讲座、系列数字藏品和实体文创商品等一系列配套活动和衍生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数字文创产业的带动,不断延伸展览文化产业链,努力拓展博物馆文化新业态,持续激发博物馆展览的“生命活力”,尝试延长博物馆展览的“生命周期”。

本次展览的卡通代言形象——“香饽饽”乐队
展 览 释 读
· 序章 ·
“初见·澧阳晨曦”

距今6000多年前,澧水河畔,人们劳作之余,拾起手边工具,戛击鸣球、击节歌舞。在狩猎、游戏或乐舞活动中,各种质地乐器应运而生,表达着喜悦与欢愉之情,也开启了湖湘先民对生命韵律的认知。在这一时期,大溪文化的代表文物陶响球极为盛行,不论是作为玩具,还是摇响器(早期乐器或为祭祀礼乐器),或是陶装饰品,陶响球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人的精神生活。

陶球3件
大溪文化(公元前4400年—前3300年)
湖南省博物馆藏
数字展项《音由心生》,通过传统绘画、墙面立体造型、投影影像、灯光音响等表现元素的完美结合,以城头山村落为故事背景,形象生动地再现先民们在清晨进行渔猎并利用乐器庆祝收获的欢乐场景。

·第一乐章·
“通灵·天地和鸣”
商末周初,中原商文化影响下的湖南地区,本地工匠创造出大型青铜乐器——铙,埋于山川河流,击之天地和鸣,乐章名“通灵·天地和鸣”正取自于此。铙为一种打击乐器,是用于祭祀山川湖泊、风雨星辰的礼乐器。以象纹铜铙为代表的铙、镈与甬钟组合展品在该展览部分进行展陈,同时展示了其所代表的古代湖湘人民独特的山川祭祀文化。铙、钟、镈等青铜乐器的发展及一钟二音的确定,都为周代礼乐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数字展项《天地和鸣》,运用3D打印技术结合金属材料制作1:1铜铙,将铜饶敲击互动感应与曲面投影画面联动,打造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以此展现铜铙祭祀通天的功能。观众敲击铜铙后,可看到祭祀山川时风雨雷电、秋叶飘零、白雪皑皑等不同场景。

·第二乐章·
“行吟·楚调多情”
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其音乐文化呈现出楚调凝重深远、浪漫多情的神采,既悦人、悦己,又娱神、娱鬼。这一时期,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在楚地流行,广泛用于祭祀、宴享和战争。如展品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就极具代表性,它以两卧虎为鼓座,两凤鸟为鼓架,鼓悬挂在两凤之上,可悬空进行敲击演奏。不仅如此,乐器的多样化也催生出“八音合鸣“的音乐表演形态,构成了楚地音乐交响合鸣、歌舞相和的恢宏气势。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复制品)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湖南省博物馆藏
数字展项《秋风泽畔》中,多组纱幕垂挂向下,与下方展品有机结合,交织构造一个似梦似幻、若隐若现的世界。观众穿行于展厅空间之中,耳畔传来《九歌·国殇》的八音合奏和铿锵吟唱,眼前呈现出屈原徘徊湖畔和楚国战争激烈的场景,悲怆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乐章·
“起舞·欢娱人生”
该乐章将时间跨度拉至两汉魏晋时期。这一阶段,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由原来的钟磬礼乐为主转向歌舞伎乐的发展特色,器乐、歌舞、杂技、说唱、滑稽戏等多种艺术形式汇成了一体的乐舞百戏,反映出人们讲究生活品质、追求欢乐人生的时代风貌。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多种乐器、奏乐俑与歌舞俑就极具时代特色,是汉代贵族生活写照。汉代歌舞盛行,贵族们蓄养一批能歌善舞及擅长乐器的艺人,组建家族乐队,舞俑们着长袖衣站立起舞,歌俑们头梳盘髻跽坐吟唱,乐俑们手执瑟、竽进行家庭乐队合奏。

竽(复制品)
西汉早期(公元前206年~前163年)
湖南省博物馆藏
数字展项《笙歌妙舞》中,借助全息虚拟技术,结合真人演绎表演实拍联动,背景、空间影像、歌舞俑、灯光、音乐,五者合而为一,再现西汉歌舞盛景,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在这里,观众既是参观者,也是参与者,打造出真人实拍+特效结合的若虚若实的空间情境感受。

·第四乐章·
“欢歌·盛世景象”

该部分集中展示了湖南地区所出土的各类隋唐宋元音乐文物,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大一统盛世下蓬勃发展的音乐艺术成就。展品中有不少形态各异的青瓷伎乐俑和舞俑,从其所持乐器与舞姿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胡乐、胡舞已经深深影响了唐朝音乐舞蹈艺术,深受贵族、文学家和百姓们的喜爱与推崇,为大唐盛世带来了最炫民族风。而在当时,湖南因远离政治中心而成为贬谪、流寓之地。李白、白居易、杜甫、柳宗元、刘禹锡、李龟年等曾流寓湖南时,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付诸琴声、诗文之中,对湖南琴乐的兴盛起到推动作用。

唐“独幽”七弦琴
唐文宗元年(827年)
湖南省博物馆藏
驻足在数字展项《墨韵琴心》前,聆听来自传世唐琴——独幽琴的一曲《潇湘水云》。展厅内循环播放的《潇湘水云》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丁承运先生演奏。琴声激荡间,一幅气象万千、别开生面的《潇湘八景》活化图徐徐展开。如果真人在展厅演奏时,该展项还可运用傅里叶算法对乐曲声音进行识别,通过画面、影像来诠释音乐内容,乐曲声音巧妙控制背景画面的内容变化,打造视听结合的演绎方式,给人灵动的空间体验。

·第五乐章·
“雅俗·乐韵流芳”

明清以来,湖湘音乐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第五乐章中,有仁人志士剑胆琴心,以音乐抒发政治抱负,传达治世救国、图存创新的情志。其中,崩霆琴极具代表,该琴为近代湖南名人谭嗣同生前使用之物,做工考究、精美,是研究谭嗣同生前及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还有追忆祖灵、鼓励生产、欢快向上、其乐融融的少数民族音乐,芦笙齐鸣、长鼓咚咚。更有延续至今的祭孔古乐,浏阳文庙“丁祭”成为尊儒重教传统文化的直接见证,彰显出湖湘八音之和的宏伟乐章。


谭嗣同崩霆琴
清末(1890年)
湖南省博物馆藏
数字展项浏阳古乐MR体验,由湖南省博物馆与百度合作,尝试基于VPAS虚拟导览等数字技术,重现浏阳古乐的祭祀场景,将真实展厅的环境信息和文物关联知识信息,实时叠加到在同一画面以及空间环境,实现混合展示体验。观众可以佩戴Hololens2设备,现场聆听虚拟乐声讲解、欣赏祭祀乐舞表演、尝试特色乐器演奏、阅读八音文物知识,不仅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还可以深入了解自身感兴趣的知识图谱内容。
·尾篇·
“古今·你我同知”
数字展示《你我同知》采取工笔画风制作湖湘山水长卷,带领观众一同回顾了湖湘音乐发展的历程,并采用古乐音加入具有现代音乐形式共同合奏乐曲《浏阳河》,着力展现了时代的发展和古乐的传承与创新。参观者亦可一同哼唱,画卷中游鱼和飞鸟也会随分贝的大小而发生变幻,增加了展示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高山流水遇知音”——湖湘音乐史展项,由湖南省博物馆和天津大学合作,将湖南乃至中国音乐史中重要的音乐文物、音乐文献、音乐人物、音乐形式等多维度、多模态大数据具象化为山川河流、雾霭孤舟、浩瀚星空,观众可以自由点击大型触屏上的众多知识点图标,深入探索湖湘及中华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丰富多样。
三湘四水 亘古流淌
文明先声 孕育萌发
穿越千年 湖湘之音
聆听潇湘 天籁神韵
声声入耳 生生不息
来湖南省博物馆
听·见湖湘
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来到湘博
一睹国宝们的风采
不妨观看线上直播
参加国宝潮乐会,聆听科技奏湘音
感受科技与古乐器的珠联璧合
展出日期:
2022年7月28日—2022年10月30日
展出地址:
湖南博物院一楼特展一厅
全价票:50元/人
优惠票:25元/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60周岁—65周岁、低保户凭有效证件享受优惠价格)
套票:全价票:80元/人,优惠票:40元/人(本展+“无限佳丽——明清人物画中的文学与女性形象”展)
免票对象:14周岁以下儿童,65周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参观
预约方式:
1、 关注湖南博物院微信服务号,点击“参观服务”预约门票
2、 登录湖南博物院官网,点击“参观”在线预约门票
3、打开支付宝,搜索“湖南博物院”小程序,点击“票务预订”预约门票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咨询热线:
0731—84415833/84475933
参观小贴士
稿源|湖南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