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旅游频道

大型现代花鼓戏《战地黄花》亮相第七届湖南艺术节

新浪湖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2月30日下午,大型花鼓戏《战地黄花》在宁乡大剧院圆满完成了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大型舞台剧目展演。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不计其数的家庭作出了牺牲,这其中也包括毛泽东的家庭。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毛家有六位亲人,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目标先后光荣牺牲。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仰望毛泽东一家满门英烈,家国情怀、大爱无疆。这一切早已融入十四亿中国人的心灵和血脉,化作支撑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12月30日下午,由中共湘潭市委宣传部、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组织,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湘潭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湘潭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湘潭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精心创排的大型花鼓戏《战地黄花》,经过了两年多反复推敲打磨,在宁乡大剧院圆满完成了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大型舞台剧目展演。该剧谱写了24岁青春韶华的毛泽建为革命而献身的壮美诗篇,其飒爽英姿和英雄气概,宛如战地黄花分外香。

该剧以1923年-1929年湘南革命斗争、毛泽建人物轨迹为时间线,讲述了由毛泽东为其取名的毛达湘(毛泽建),就像一把“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利剑,像一朵盛开在湘南大地的“战地黄花”,在三哥毛泽东的指引下,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强信念,面对十分艰苦的斗争环境,和丈夫一道带领当地群众“播火种”“斗敌顽”“闹祠堂”“攻县府”……斗得敌人闻风丧胆,惊恐不安。由于叛徒彭瓒的出卖,她被捕后在狱中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直至壮烈牺牲。其崇高品德感天动地,永世流芳!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创作团队精英荟萃,阵容强大,既有省内外重量级主创主演:国家一级导演童晓阳、国家一级演员李鸣、国家一级作曲欧阳觉文、国家一级演奏员赵鸿飞、国家二级导演李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徐兴加、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安小华、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刘毓、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江霞、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曾育妮等知名主创助力,又倾全力注入了湘潭本土艺术力量,如副研究馆员朱霆、国家二级演员刘大方、国家二级演员王叶松、国家二级演员张正义等优秀演员,国家二级作曲程湘波、湘潭市艺术创作研究所优秀青年编剧禹银花等本土优秀创作力量,还融入了湘潭艺术剧院所有老、中、青力量。

历年来,湘潭市先后涌现了《深宫欲海》《筒车谣》《龙头杖下》《培民书记》《三个堂客闹一房》《哭泣的灵魂》《特别支部》《齐白石》等大型剧目,享誉全国。此次《战地黄花》的创作,历经两年多,从剧本的数十次打磨,到剧目排演,再到剧目提质打磨,充分展现了湘潭市艺术剧院对戏剧艺术的高度追求。先后在湘潭大学完成了湖南省庆祝中国共产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在湖南省戏曲中心完成了备战第七届湖南艺术节展演,两场公开演出,观众座无虚席,深深被毛泽建的故事感染。该剧在6月份完成首演后,听取了多方意见,对剧本、舞美、灯光、人物造型、服装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在锁定花鼓戏剧种的同时,融入了现代舞台科技技术(灯光、舞美方面)等新鲜血液,力求在第七届湖南艺术节完成精彩的呈现。

毛泽东的思想贯穿始终

“娘,我回来了。但我没有把你最疼爱的菊妹子带回来!”这是1959年6月,毛泽东阔别家乡32年回到韶山时,在母亲坟前说的一句话。毛泽东提到的“菊妹子”,就是他的堂妹毛泽建,也是毛泽东家中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第一位亲人。

全剧以(三哥)毛泽东的引领和培育为红线,贯穿始终,巧妙地用毛泽东赠与毛泽建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八个字贯穿起来。剧中三次出现这八个字,分别是毛泽东前往衡阳求学时、与陈芬结为夫妻时、英勇就义时,毛泽建短暂一生的重要时刻,均能看到毛泽东对其深厚的影响。

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毛泽建走上高台,从容就义。“出生入死毛达湘,丹心一片永向阳。夫妻碧血铸丰碑!战地黄花分外香!”伴随着四句循环伴唱,天幕上出现了毛泽东诗词手迹:“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束红光照在毛泽建身上,山菊金黄,满山怒放,这一幕,强烈地感染和震撼着观众们。观众眼含泪花,默默沉思,他们边鼓掌,边抹泪,深情凝望着舞台上的山菊花,久久不愿离去。还有不少观众反映,主演李鸣把毛泽建演活了,这就是毛泽建本人。

闻风丧胆的女战士也有情

剧中的毛泽建既是有智、有谋、有勇的革命女战士,更是有情有义的堂妹、妻子、母亲、游击队队长。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铸就了毛泽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之魂。面对三哥毛泽东的教诲她唱出了:“他教我挣脱枷锁求解放,永跟党走不彷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留寄语,你三湘沃土播希望,我也要栉风沐雨百炼成钢”。昭示了全剧的主旨。

面对爱人陈芬,她说道:“三哥早就跟我讲了,我们不但现在是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今后也能结为一对患难与共的革命夫妻。蔡和森和向警予为了革命,结成“蔡向同盟”,希望我们在革命大风大浪中来一个“芬菊同舟”。两人为革命而结成伴侣,同心同行,无所畏惧,生死与共。自由的恋爱,浪漫的情怀,“芬菊同舟”再现女杰的光辉。

“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要我投降,除非湘江水倒流!”这是毛泽建面对敌人威逼利诱、酷刑加身时的回答。

一段夫妻间阴阳两分离的唱,感动了不少人。娘哭儿,哭碎了不少人的心。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她用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

雪红因染先烈血,青山原埋忠魂骨。毛泽建烈士光辉的一生,永远启迪和教育后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勿忘先烈、矢志图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前行。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我们希望毛泽建这一朵盛开在湘南大地的“战地黄花”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