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湘鄂赣新篇章,“铁三角”合力文旅增长“第四极”

新浪湖南
关注这几年来,湖南文旅人以“十四五”规划为具体指导,积极践行“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新目标,孜孜不倦地擦亮锦绣潇湘品牌,积极协调鄂赣文旅区域高质量融合互动,为助力文旅“中三角”提供不竭动力。

11月27日下午,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黄东红在湖北东湖国际会议中心荆州厅举行的2021年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湘鄂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协同发展论坛上发言并接受记者采访。黄东红表示,湖南处于“铁三角”的核心战略要地,承接东西(贵州、重庆、云南),将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协作、公共服务和平台载体等方面重点着力,为“铁三角”蓄力储能,贯彻新时代发展理念,全面挖掘湘鄂赣区域联动的发展潜力,快速融入全国文旅格局,助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协同发展定高位 合力增效开新局
按照湘鄂赣三省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集约发展”的原则,湖南将充分发挥在科教文化、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方面的产业资源优势,精准推动鄂湘赣经济协同发展,按需对接产业,发挥湖南在三省中的资源互补和人才交流作用,以“湖南制造”“湖南服务”和“湖湘文化”三大王牌为动力,充分发挥湖南在鄂湘赣的品牌打造和营销策划中的指引作用。

黄东红表示,共建湘赣边区红色旅游联动区、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文化旅游联动区和湘鄂渝黔武陵山生态旅游联动区等三大联动区域高质量融合发展离不开三省的协力高位规划。她殷切希望,三省把握合作重点,主动对接,同步推进,推动湘鄂赣三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区块联动、协同高效、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市场导向为主体 政府引导来助力
打造一个三省联合的无障碍旅游平台,共建区域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性市场离不开产业的跨界融合,更要以市场为主导,科学设计文旅线路,积极推动三省区域联动的包列、包车团队游促销活动,促进三省游客互送,客源互动,壮大三省文旅市场,形成文旅消费大联动,以合力促进产业消费升级。

黄东红着重强调,在市场运作方面要遵照“平等协商、协调互动、开放公平、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基础原则,政府单位以“合作创新、服务发展”为市场引领,共同推进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发展,使三省各类市场主体能低成本自由合作,享受平等市场待遇,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促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更好更快发展。他希望,湘赣两省在红色旅游线路的组织、红色旅游博览会的打造、天岳幕阜山的品牌塑造等方面应进一步深化合作,紧紧围绕“武陵山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品牌打造”等方面展开。另外,就“湖南张家界、老司城与湖北探讨在保护好遗产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的共同发展”上,她表示,湖南文旅将以“马栏山视频文化产业园”为基准,为文旅品牌的IP运作提供技术和人才力量的支持。
在接受记者答疑采访时,黄东红建议,在推动鄂湘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协同发展上,三省主要应在资源整合、市场运作和消费升级三方面狠下功夫。我们应充分整合三省文化和旅游的资源优势,在产业融合、品牌塑造、精品打造、客源互送、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为谱写湘鄂赣新篇章,铁三角合力“第四增长极极”贡献积极的文旅力量。
智囊汇聚齐献策 内陆改开新高地
据悉,此次参与2021年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湘鄂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协同发展论坛的湖南代表团中不乏资深文旅专家,他们的发言值得关注。其中,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党委委员、副主任覃斌和湖南省旅游景区协会常务副会长殷海雄博士的发言尤值得令人深思。

覃斌表示,湘鄂赣旅游经济协作区是适应现代旅游发展趋势,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平等协作、共同发展的宗旨,三省最主要须加强区域协作,共同打造这个具有国际品质的区域旅游品牌。研讨三省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应努力实现三省文旅发展的五个“协同”:协同发展政策、协同规划开发、协同交通网络、协同宣传促销和协同市场经营。

殷海雄博士也积极献言,他认为应充分发展湘鄂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联盟的核心协调作用,抓紧紧“十四五”规划的时代契机,以深化协同机制、创意联动品牌、共创示范样板、设计区域线路、搭建服务平台和创新客源互送为主要着力点,更需要三省共同发力、共同建设、共同维护,才能真正唱响“文旅中三角”这个新品牌,智造新时代中国“文旅中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