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石村:从偏僻山村到乡村旅游重点村落

新浪湖南
关注“找间山林小屋,静享片刻安宁,坐看云卷云舒,过段小隐生活”。湖南武冈双牌镇浪石村,是一个古色古香、文化底蕴深厚的小村庄,是宛若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更已成为一个游客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现在,浪石村古民居群已被纳入大湘西“生态丹霞”文化旅游区十大景点之一,令该村的旅游业又上了一个台阶。


浪石村的名字来源颇有渊源。公元1409年,王氏祖先王政海从外地迁居于此,因见此地石板层层翻起,其形如浪,亦取“浪人至此,如石生根”之意,浪石村因此得名。
来到浪石村,最不能错过的便是此地历经沧桑的古建筑。浪石村现存明末清初时期始建的建筑88座,总面积逾万余平方米,保存完整的55座。它们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整齐,布局精巧,所有的房屋清一色的砖木架结构,两端是青砖砌就的彩绘翘角封火墙,中间是木柱架子的木板房。每一排房屋之间为青石板铺就的巷子,即使大雨,从院子的东头走到西头也不会湿鞋,堪称一绝。

石刻楹联是浪石古民居群最大的特色,也是该村深厚文化底蕴的主要表现形式,无愧于“中国古楹联第一村”美誉。浪石村古建筑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都刻有对联,这些对联的书法或遒劲、或清秀、或飘逸灵动。对联如此集中,联语、书法、雕刻俱佳的古楹联村,在全国也较为罕见,是我国极具珍贵的一笔楹联文化遗产。

浪石古民居群的石刻古楹联,有如一部百年史诗,将优雅的古韵和人们心中最美的情愫刻入骨髓,记录了古代人们意欲与环境融为一体,向往如诗如画田园生活的美好追求。


而除了别具一格的石刻楹联外,浪石村的民间雕刻艺术也丰富多彩。这里的古民居除了精美的石刻对联,门墩门槛石刻和窗花,门花等木刻也十分精美,图案丰富,寓意深刻。无不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和雕刻技艺的精湛。

原本的浪石古民居群破损严重,有些民居面临坍塌危险。2017年,双牌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打造浪石古民居群建设,对现存的88座古民居进行维修保护。2018年共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古民居维修30余栋,修建旅游公路2公里,修建占地1300㎡的旅游配套设施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近三年,这个昔日并不起眼的小村庄发生了巨变,荣获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古楹联第一村、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乡村旅游重点村落、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诸多称号。旧时的偏僻山村成了人流如织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创出了一条生态优、文化浓、产业兴的脱贫新途径。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