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资讯

湖南长沙县:㮾梨陶公庙会年味浓

新华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农历正月十三,长沙陶公庙会文化旅游活动暨乡风文明建设启动式,在长沙县㮾梨街道拉开序幕。

新华网长沙2月18日电(刘盼 杨柳 张晶)农历正月十三,长沙陶公庙会文化旅游活动暨乡风文明建设启动式,在长沙县㮾梨街道拉开序幕。

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飘香诱人的美味食材、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古韵悠悠的陶公庙周边,商贾云集、人头攒动,洋溢着欢乐与喜庆。

一台极具长沙地方特色的花鼓戏《刘海砍樵》《打铁》表演引得一片叫好,花鼓戏表演是流传数百年的民间歌舞形式,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来自河南省的陈曦近期入职长沙一家公司,这是他第一次来陶公庙,也是第一次逛庙会看民俗表演。

除了花鼓戏,舞龙舞狮、滚灯车、皮影戏等民俗表演和非遗展示让陈曦“应接不暇”。“今天的展演节目不单让我了解了长沙的民俗文化,这场盛会更像是一次展示本土非遗保护成果的舞台,非常值得一看。”

金井绿茶、腊八豆、小花片、麻姑井糯米黄酒、湘绣等本土产品卖得火热;糖画、臭豆腐、糖葫芦、烤面筋等地道小吃,让大家重拾了老长沙的记忆。

“我要小猪佩奇”“我要小马”……一位60后糖画师傅,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关注。只见师傅挥动手中的勺子,从一旁的热锅中舀起一勺糖浆,手腕一抖一提一顿一放,糖液丝丝缕缕从勺子中洒下,画出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

从儿时的“齐天大圣”到如今的“小猪佩奇”,糖画的形式在变化,不仅勾起了大人们对童年的回忆,也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了民俗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传承与延续。

“乡风文明,振兴㮾梨”“清风古镇,廉洁㮾梨”……在活动现场,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就能剪出一幅幅构思奇妙的剪纸作品;气沉丹田,笔走龙蛇,一副副散发着清新墨香的喜庆大红春联“新鲜出炉”。

“来,送你一张‘福’字,祝你和家人金猪之年大吉大利!”这些字画、对联、剪纸作品,一边“生产”,一边送给了前来游玩的游客。在精准扶贫、安全生产、污染防治、税法等宣传展示区,老百姓把一件件民俗小商品“收入囊中”的同时,也把政策知识带回了家。

㮾梨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将深度挖掘、大力弘扬庙会文化,不断丰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