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资讯

朱德唯一孙女:爷爷教导我要互相尊重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新浪湖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新浪网专访了朱德唯一孙女朱新华,通过她的讲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情操。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内蒙古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80周年。我们只有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1938年8月,经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120师组建了大青山支队(对外称李支队),由李井泉司令员和姚喆参谋长率领,从晋西北挺进绥远(今内蒙古中部)大青山,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六战六捷,横扫阴山七百里。在当地蒙汉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历史峥嵘,时光飞逝,2018年8月25日至29日,包括朱德元帅孙女朱新华在内的20多名革命者后代和国内军史党史专家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进行探访。行程中,新浪网专访了朱德唯一孙女朱新华,通过她的讲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情操。

广东从化:与爷爷奶奶接触最密切的一段日子

提起朱德,人人皆知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一篇名为《朱德的扁担》的小学课文,更是让国人从小便记住了他清正廉洁的形象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生活中的朱德是怎样的一个人?又有哪些好的家风家训值得我们借鉴?

朱德已经逝世多年,但回忆起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广东从化生活的日子,朱新华依然觉得历历在目。

朱新华曾撰文回忆: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10 月20 日,出于安全考虑,中央决定将在京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分别疏散到外地。不久,朱新华和家人接到朱德夫妇的来信,得知他们已平安到达广东从化。

当时朱新华的大哥在外地当兵,而二哥也已工作,只有她初中毕业尚未分配,父母于是便决定让她去广东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很快她就到了广东从化。

采访中,朱新华仿佛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那段美好的时光,她动情地说:“在广东从化,我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那段经历对我的人生帮助很大。通过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爷爷教会我怎么做人,如何去学习。在接人待物方面,他给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懂得尊重:“战士给我们敬礼,我们就应该给他回礼”

新浪网:生活中的朱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朱新华: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非常慈祥的老人。即使是我们这些晚辈犯了错,他也不会训斥或像有的家长那样打一顿。他都是从正面去引导你,跟你讲道理。1970年我去当兵,两位老人还在广东,我就利用假期去看望他们,有时候跟爷爷一起出门散散步。当时我们住的那个地方,周围有很多战士站岗。爷爷每次碰到小战士跟他敬礼,都会非常及时的还礼。虽然我也穿了一身军装,跟在他旁边,但我直接就走过去了。事后爷爷告诉我:战士给我们敬礼,我们也应该回礼。要互相尊重,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他尊重你,给你敬礼,你就应该给他回礼。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注意,不管是跟他在一起,还是一个人出去,只要人家对我敬礼,我都一定会回礼。

新浪网:作为朱德的孙女,你觉得会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影响吗?

朱新华:影响不大。在工作中,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没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或者高高在上。从我的家庭教育来讲,这也是不允许的。我刚当兵的时候,爷爷就要求我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特殊,就带有优越性。应该向那些工农子弟学习,改掉自己身上的那些“骄娇二气”的毛病。

新浪网:看过之前的报道,你是从一线的卫生员做起的。作为一位开国元勋的孙女,受到过特殊待遇吗?

朱新华:没有。那个时候想法很简单:我既然当兵了,干了这份工作,就不能给家里丢脸。但是我也曾写信向家里诉苦,看能不能换个工作。爷爷回信告诉我,既然组织上分配你做这个工作,你就应该把这个工作做好,不要总想着换工作。

热爱读书:爷爷爱学习的习惯,影响着家里所有的人

新浪网:听说朱德很喜欢读书,还发动家人一起读?

朱新华:爷爷是有这个习惯,他每天都要读书。在广东的那段日子,我们每天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每天吃完早餐以后,就由我来给他读书读报,这是我的一项任务,等于每天都陪伴着他一起学习。读书时,爷爷会给我分析其中的道理。我不明白的地方,他会给我耐心地解释。他这种学习的习惯,影响着家里所有的人。有一次,爷爷奶奶喜欢上了同一本书,但是奶奶读了以后忘记放回原处,而爷爷想读的时候找不到,一问是奶奶拿走了,他就说你怎么老拿我的书,奶奶就说她也喜欢这本书,这本书里也有她需要学习的东西。后来,为了不耽误各自学习,他们又买了一本同样的书。临川

回顾过去: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的重要贡献

新浪网:2018年是内蒙古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80周年,您觉得爷爷和大青山有什么历史渊源?

朱新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央军委决定建立的,其目的是用来战略上牵制日军、保护陕甘宁边区。当时考虑从贺龙的120师选派一批骨干人员组建大青山支队,毛泽东主席向八路军总部提出要选一个有政治头脑,懂军事、机警耐苦干部的原则,我爷爷当时就觉得时任358旅的政委李井泉合适,因为对他的历史比较了解。

其实早在1927年,他们就有过接触。那一年南昌起义发生后,部队撤离了南昌,进入的第一个大县城,就是江西临川(今天的抚州)。李井泉当时是临川中学(今抚州一中)的一名进步学生,起义部队到达临川后,他就带领着临川中学的300多名进步学生加入了起义军,给部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后来,他跟着起义部队一直打到了广东的三河坝,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下来。他还参加了长征,到达了陕北。从始至终,他的革命意志都是很坚定的。由于爷爷对李井泉很信任,所以点名李井泉去(电报原文:“经过我们详细考虑,请坚决派李井泉率一个建制团去”),并由120师选派了干部和715团来组建了大青山支队。虽然我的父母不在大青山支队,但是他们在贺龙120师的指挥部里工作,和这只部队有着非常密切的历史关系。

新浪网: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你觉得国家这么多年来有哪些变化?

朱新华:变化有很多,因为国家一直在发展。首先,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其次,国民素质也有了整体的提升。

我们那时候因为国家还处在建设阶段,生活比较艰苦,现在人们都慢慢步入小康了。我想这是革命先辈期望的,他们肯定希望我们生活越来越好。现在,我们要追寻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当然,我们回望历史,是为了今后国家能够建设得更好,而不是说再回到过去。他们当年参加革命,不就是为了让中国的广大群众能过上好日子吗?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新浪网:今年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请您对新浪网友说一些寄语吧!

朱新华:现在是网络信息化时代,我希望通过网络,能让广大民众了解到更多的红色历史。我们国家能够取得今天这些成果,跟老一辈的革命家们付出的心血和生命是分不开的,没有他们当年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今天这么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下去,让人民群众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