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遭遇短信“轰炸” 市民手机每天收到数百条验证码

新浪综合
关注最近,市民罗先生的手机在没有登录网站操作的情况下,每天却收到了几百条不同网站发来的验证码短信。
昨日,记者在前往通信部门调查时发现,近段时间还有不少和罗先生一样遭遇的市民。由于目前没有彻底解决该问题的办法,通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只能通过下载专业安全软件,开启陌生人拦截或设置关键词库对其进行过滤拦截。
浏阳日报记者李小雷
事发
每天收到几百条短信,条条涉及验证码
罗先生是一名生意人,平时经常使用手机联系业务,每天接到的短信最多也就几十条,可从10月15日开始,他的手机便像发了疯一样,响个不停,一天下来,手机里收到的短信就有三四百条,而且每条短信都是一些网站发来的注册验证码。
“现在我手机里收到的验证码短信有数千条了,我采取了拉黑的办法进行拦截,但每次发来的信息号码不同,所以防不胜防。”罗先生说,因为短信骚扰的原因,导致他的手机几乎都处于瘫痪状态,部分客户发来的信息都无法正常查阅。
昨日上午,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罗先生手机又不停地响起短信提示音。记者注意到,这些短信有饿了么、美食易、去哪儿网、腾讯科技、拼多多、新东方在线各类网站发来的验证码,也有北京农商行等这类银行、税务系统发来的验证码短信。
罗先生说,自己的这个号码是两年前申请的,之前并不清楚是谁使用。
调查
已有多位市民中招,疑为网络轰炸软件作祟
为了能让自己手机恢复正常,随后,罗先生找到了通信商寻找对策。在得知罗先生的遭遇后,工作人员表示,通信部门并没有彻底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只能通过机主自行下载安全软件,对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进行拦截。
“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多位市民因为同样的问题来找过我们。”工作人员介绍说,从当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遭遇短信验证码骚扰多半是机主在网络上进行过相关操作,比如网购差评、打车纠纷等,对方为了报复机主,使用网络恶意软件,对机主进行短信轰炸骚扰。
记者在网上搜索“短信”“轰炸”等关键词,就会显示出诸多类似的骚扰软件,包括“呼死你”以及另一款俗称“短信轰炸机”的软件,还有许多在线“轰炸”网站,只要输入手机号码,就会在短时间内对该手机号码发送各种网站的注册验证信息。
除了免费试用版本外,网络上还有付费制的短信轰炸软件,售价为50元,号称永久免费包更新,不绑定电脑,威力是网页版的近十倍。一款短信轰炸软件则声称,其软件轰炸速度极快,“每分钟可达三百到五百条短信。操作简单,输入对方的手机号即可让对方手机瞬间崩溃……”
■新闻提醒
遭遇短信“轰炸”,可下载安全软件拦截
目前很多网站都需要顾客用手机号进行用户注册,为确定为机主本人操作,网站会向该手机号发送验证码。
而上述短信轰炸软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所有这些网站注册的端口对接起来,只要输入手机号码,就会自动向这些网站发送注册请求,短时间内机主就会收到不同网站发来的验证码信息。
通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机主在未登录网站进行相关注册的情况下收到验证码短信,不要回复该信息,可将该短信发送方号码拉入黑名单,或者通过下载专业安全软件,开启陌生人拦截或设置关键词库对其进行过滤拦截,如设置“验证码”等关键词库,对这类攻击骚扰进行过滤拦截。
“收到这样的骚扰短信,不用担心自己的手机银行账户的安全。”工作人员表示,机主短时间内突然收到正常网站发来的验证码信息,个人信息被盗的可能性较小,被个别人点对点攻击发泄情绪的可能性较大。
□律师说法
涉嫌侵犯公民的生活安宁权
“这种利用”验证码轰炸机“骚扰、报复或向他人所要钱财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本报常年法律顾问王洪流律师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多次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受害人可以保留好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如果行为人发送消息的行为已经严重到干扰公民正常生活,则涉嫌侵犯公民的生活安宁权(自然人享有的维持安稳宁静的私人生活状态,并排除他人不法侵扰的具体人格权。与隐私权分立,是一项具体人格权,该权利保护的私生活利益非有形的利益,而是无形的精神需要的满足。)
受害人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行为人立即停止侵害;如果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导致受害人遭受严重精神损害的,还可以索要精神损害赔偿金。虽然受害人可以选择报警或者到法院起诉,但有时侵权人并不明确,受害人可能无法确定被告,这就需要联系公安机关进一步搜集证据。
■相关案例
1分钟收到33条验证信息
在杭州富阳工作的小朱姑娘就曾中招。
当天上午9点左右,小朱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突然“叮”地一声,并伴随震动,她的第一反应是短信来了。小朱正打算拿手机看短信,但她根本来不及反应:接下来一分钟内,握在手里的手机不断“叮、叮”作响,震动声也一阵急似一阵,上一次提示音没有结束,下一条又来了。
“疯了一样,根本停不下来。短信图标上显示的未读短信数字不断上升5、6、7……”小朱说,她以为是手机出了什么问题,因为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未读短信的条数从数字变成了“…”。
手机终于停歇下来,她可以仔细看看短信弄清原由了,没曾想,每一条的内容都是网站的注册验证短信,或者银行的刷卡消费提醒,“交通银行”、“支付宝”、“人人网”、“铁友网”、“爱奇艺”……
“不涉及钱财的还好,最怕的就是支付宝这些,万一钱被盗了可怎么办?”小朱有些着急,这么多网站验证?这么多消费,她继续往下拉,类似的短信多达33条。
□延伸阅读
“短信轰炸机”
这些验证码是真实的吗,这类软件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如此大密度地发送短信的呢?
据手机安全专家介绍,目前很多网站为了提高用户粘度,都需要使用手机号注册,为了防止别人冒用手机号注册,网站会向填写的手机号发送验证码。而这类“短信轰炸机”软件就是利用这一渠道,制作成一个程序,只要输入手机号,软件就会向大量这类注册网站发出注册请求,而这些网站则会反馈验证码到该手机号上,最终造成了机主遭到短信轰炸。
专家介绍,“短信轰炸机”类软件本身属于愚弄人的把戏,但如果长时间大密度发送该类短信,会造成手机快速耗电甚至出现失灵状况。“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该手段逼迫不堪其扰的用户关闭手机,进而冒名进行诈骗活动。”
来源:浏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