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大头!男子17万买下13手奔驰

三湘都市报
关注
今年1月,济南市民武先生在济西二手车市场花17万买了一辆二手奔驰车,等他交完钱拿到机动车登记证书时,却发现有13次过户记录,而且行驶里程在恢复出厂设置后,由6万公里变成了10万公里。
花17万买了辆
2012年产的奔驰
武先生是济南市区某公司的股东之一,平时经常出差,出于工作需要,武先生决定购买一辆二手奔驰轿车作为“过渡”。武先生说,去年12月,朋友跟他一起到济西二手车市场看车,当时转了好几家才确定在一家欧瑞达的车行买车。最初他相中了一辆红色奔驰二手车,因为价格较高而且他不喜欢红色,几经周折后最终决定买一辆白色的奔驰C200。
因为要回老家过年,武先生没多想就一次性将17万购车款付清了。
武先生提供的车辆转让协议书显示,他与欧瑞达二手车行是今年1月22日进行交易的,双方约定,车行提供给武先生手续齐全的车,而且要保证车辆来源正当,手续真实有效,无偷抢及经济纠纷与违法事故等,保证车辆正常交易。
13手奔驰的猫腻有很多
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武先生购买的二手车,这辆白色奔驰保存较好,不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一辆改装车。武先生提供的机动车登记证书显示,第三页有相关的车辆过户记录,第一次交易时间是2015年4月8日,是一位张姓人员购买的,杨某、刘某、武某等人也曾购买过这辆车。武先生把机动车登记证书翻到了第五页,上面显示,此前已办理登记业务13次。
花17万却买了一辆13手奔驰,这个让武先生根本接受不了。他说买车时,销售人员并没提前告知,他感觉自己被骗了。
春节期间,武先生开着这辆奔驰车去临沂老家,在驾驶过程中,他突然发现仪表显示异常,于是他就按下了“恢复出厂设置”的按钮。让他没想到的是,仪表盘上显示的公里数,由购车时的6万多公里变成了10万多公里。
武先生认为他购买的奔驰C200公里数被人动过手脚,他说一般情况下,开车上下班一年也就一万多公里,他只开了几天就跑了4万公里,这是不可能的。
采访过程中,武先生提供了一张购买二手奔驰轿车时的仪表盘照片,上面显示是66185公里,而采访时车辆仪表盘上面的是106856公里。武先生认为,有可能是二手车卖家对车动过手脚。
对二手车买卖各方有说法
消费者武先生认为,车辆转手次数过多存隐患。
明明交易了这么多次,但销售人员却没告知,而且也没给自己看车辆的登记证书,武先生认为欧瑞达车行存在欺骗行为。如今,武先生开车时仍不放心,他担心车辆转手多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后会出现一些故障。车行知情不报,就是在欺骗消费者。
武先生想要车行赔偿自己的损失,但车行不肯赔钱。如今他被这件事弄得心烦意乱,想直接把车退掉。
记者跟武先生来到欧瑞达精品车行,销售人员马女士称,武先生并没问过车子交易了多少次,而且这辆车也没出现故障,她认为武先生提出的赔偿要求不合理。
该车行负责人刘经理说,过户几次这种事有人在意有人不在意,车主不主动问,我们也没义务告知。影响车辆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限、车况等因素,与车辆转手次数没有关系,如果车行销售人员承诺车辆转手次数的话,就会无条件退车并赔偿。但销售人员在卖车时,并没做出相关承诺,所以他们不会对此做出赔偿。
刘经理说,这辆车是一辆改装车,所以登记证书一直在车管所里,他也不知道已经过户了13次。武先生购买的奔驰C200,是他帮济宁一位经营二手车的朋友卖的,因为对车辆具体情况并不了解,起初他曾通知销售人员不要把车卖给武先生,但武先生坚持要买。
对车辆公里数由六万公里变成十万公里的问题,刘经理称他们没更改公里数,而且五年之内的车辆他们不会去查公里数。
律师说法:
“车辆公里数造假”涉嫌欺诈
对此,山东千舜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才望认为,二手车销售方有义务告知消费者车辆性能、公里数和过户次数,这是购车者的知情权。孙才望说,二手车卖家未告知武先生真实的过户次数,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孙才望介绍,在车辆公里数上做手脚就涉嫌欺诈。按合同法规定,购车者与二手车卖家签订的合同是可以变更和撤销的。即使二手车主帮别人代卖,也要告知买家真实的公里数。如果走司法程序,车辆公里数的鉴定费也应由二手车卖家承担。孙才望提醒市民,购买二手车时,要详细了解车辆状况,再与卖家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注明车辆现状、付款方式以及质保期等问题,以免产生纠纷。
链接:
购买二手车当心五大陷阱
里程陷阱:购买二手车时,车辆里程表不可过分信赖,最好根据使用年限和具体车况对车辆进行判断,因为有些不法车商往往在里程表上做手脚。
价格陷阱:购买二手车时,一些经销商会主动推荐某款车辆,而且价格往往低得出奇。这辆车很可能有问题,也许出过重大事故,也许来路不明,不能正常过户。此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贪便宜盲目购买。
事故车当好车卖:许多事故车修复后用肉眼根本判断不出来,购车时一定要对车辆外观内饰进行细致检查。最好能到第三方汽车检测机构通过专业检测,对车辆做出客观评价。此外,如果有条件,也可到交警大队查一下备案。
拼装车陷阱:有些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车被当成正常车在市场上出售。如果改装的是车的非主要部件,改装程度较轻,购车时要注意看一下改装部位性能如何。如果改装程度较严重,此类车根本无法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车牌,使用风险会大大增加。
保险陷阱:不少二手车都会标明该车拥有全年的保险,但通常不会主动告知这辆车有过什么理赔记录。因此,消费者除了看保险还应看理赔记录。因为发生过理赔的车再次投保,价格会高于没发生过理赔的车辆,保费与新车也略有不同。■来源:齐鲁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