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精彩落幕
摘要: 上至60多岁的退休工人,下至20多岁的公务员小伙子,都卖力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8月23日下午,琴岛演艺厅歌舞飞扬,2016年天心区“欢乐潇湘 品质长沙 乐在天心”大型群众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展演在这里举行。新浪湖南讯 上至60多岁的退休工人,下至20多岁的公务员小伙子,都尽力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8月23日下午,琴岛演艺厅歌舞飞扬,2016年天心区“欢乐潇湘 品质长沙 乐在天心”大型群众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展演在这里举行。
历时半年,在天心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新局的指导下,天心区文化馆积极组织14个街道经过层层选拔,仔细创作打磨,一批原 创精品节目脱颖而出终于成功呈现在大家面前。一个个老百姓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既展示了“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的成果,也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献上 了一份贺礼。在现场,共有千余名市民观看了这场演出,高质量的节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14个文艺节目精彩纷呈,退休奶奶和在职小伙PK
文艺汇演分为“红色记忆”和“美丽家园”上下篇。“一曲荡气回肠的经典旋律,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位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一部家喻户晓的红色乐章。”在开场舞《火凤凰》之后,由天心区文源街道选送的大提琴和民族合奏节目《红梅随想曲》作为第一个节目出场。
随后上场的少儿群舞《我为红军编草鞋》、湘剧合唱《沁园春·雪》、现代京剧《无产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岁月,带领人们重温难忘的历史篇 章,红色记忆熠熠生辉。下篇《美丽家园》篇章中,古典舞蹈《湘·夫人》、《采葛》,现代舞《白沙·栖》、快板《古街新韵》把孕育乡土文化的那山那水中的一 抹风情娓娓道来,带领观众一起领略天心历史古韵和人文风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命名源自于古代诗经的舞蹈作品《采葛》中,18个身材高挑的舞者身着彩色长袍,盘着高立的传统发式,可谁能想到这些身材曼妙的舞者都是“奶奶”级的人 物。《采葛》由坡子街街道选送,由阳光艺术团主创。阳光艺术团团长阳红称,艺术团成员虽然都是业余选手,有的成员已经60多岁,但是热爱艺术的热情不输给 专业舞者。
小品作品《新村官的蓝图》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和当记者的未婚妻,机智地处理了亲人开办的小吃店占道经营事件的故事。 节目采取了长沙方言和花鼓戏的形式演绎,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好评。节目的主要演员彭阳春称,与其他很多老年艺术团不同,他们团内的很多的都是在职人员。她本 人是一家环保公司的管理人员,而搭档郭先生则是湖南省交警总队的一名24岁的人民警察。
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在天心遍地开花
“筹备这个节目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每天训练没有间断过。”阳光艺术团团长阳红称,艺术团已经成立10年,以前在企业任CEO的她一直担任艺术团团长,团 内的成员平均年纪有五六十岁,都已经从单位退休,很多都已经有了孙子。为了提高演出质量,她们还专门请来了中南大学艺术系的美女教授来担任编导,在以往的 赛事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去年的湖南艺术节文艺比赛中,她们的舞蹈作品获得了金奖。
“平时我们都喜欢越剧,一开始创作时也准备用越剧,但为了更有地方特色,改成了花鼓戏。”百花越剧团团长称,由于全程自己排练,加上他们都是在职员工时间紧,平时只能利用周末到社区练习,最终能够到舞台上展示他们也感到很开心。
据介绍,2013年以来,天心区“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展演活动,坚持“最好的演员从群众中产生,最好的节目由群众创作,最好的舞台在群众身边”,积 极整合全区群众文化资源,广泛动员群文团队、民间艺人和普通群众参与,实现了区、街、社区(村)三级联动,各部门协同作战,全社会共同参与,一场场由群众 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展演在天心遍地开花,湘江风光带、文化广场、社区公园等场所,都成了群众文艺演出的欢乐舞台,“欢乐潇湘”已成为天心区发动最深入、参 与面最广的群众文化活动。优秀文艺节目、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多次获得省、市佳绩,充分展示了群众艺术创作的魅力。
为更好地发展群众文化,激发文化创造活力,2016年在全市率先成立天心区文化志愿者协会,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协会艺术顾问,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艺术培训,推动全民艺术素养普及,共同打造文艺精品节目,更为群众文化活动打开新局面,开辟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