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8条最美街道 湘江大道最有灵气(组图)

红网
关注

在长沙,最舒服的是清水塘路;最热闹的是蔡锷路;最有历史的是中山路;最美的是湘江大道。八条长沙最美的路,希望你下次经过它们的时候,会留意到路上的风景,会想起这些路的故事。
最厚重的东风路
这是很适合情侣散步的一条路,在一望无际的绿色藤萝下,不会担心有人来打扰你们的情致。也适合遛狗,来往行驶的车辆谨慎又小心。
道路参数:双向四车道,从展览馆路口到四方坪立交桥,长约2.5公里。
历史参数:应该是因协操坪改名为东风广场得名,那就是1985年。它的前身是“军路”(1913年,谭延闿督湘,修建长潭军用公路,大致是按原本旧驿道走向,从今天的省展览馆直到湘潭的河东盐码头,50公里)。

枝蔓最多的蔡锷中路、北路
现在蔡锷路还有很多小街小巷,保留着老长沙的生活方式。蔡锷中路的人都性子急,说话像打机关枪,很现实的人情味,有嗲嗲娭毑做的好吃的糖油粑粑、泡菜、鸡爪,带上男/女朋友在小巷子里吃路边摊,小日子好混得很。
道路参数:单向两车道,蔡锷中路从五一大道开始到湘雅路,约2公里。
历史参数:蔡锷路跟中山路修建时间差不多,1933年建的,当时叫东长街,抗日战争改名为伯陵路,上世纪40年代才叫蔡锷路。民国时期那可是很宽很长的一条路,现在看上去像是老长沙的标志。在清代,这里是很有名的商业街,有很多老字号商铺。现在蔡锷路还有很多小街小巷,保留着老长沙的生活方式。

最舒服的路清水塘路
这条路应该是长沙最舒服的路,很让人平静,它也不长。长沙一中就在这里,看见穿着校服的少年总会让人联系到自己的初恋。吃吃路边的小零食,回忆回忆青春,很满足!
道路参数:单行道,位于八一路与展览馆路之间,长约1公里,走成一个向西弯的弧度。
历史参数:清水塘路原来叫做军路侧,是军路的一段。解放后为纪念毛主席主持的中共湘区党委旧址,就把这一段称为清水塘路。

最静谧的三印林荫路
这条路不长,是上坡路,来往的车都缓缓而行。春秋两季,路上落叶缤纷。奇怪的是,落的大多都是绿叶,有些甚至刚刚萌发。如果你不是憋足了劲走路,应该还会注意到头顶的玉兰花。一大朵,一大朵,像盛着渴望的碗。路的尽头是一处篮球场,周围也有宽厚的枝叶,实在是福气。树木长得强势,还有一座小山坡,适合给美女拍照,散步,闹点绯闻什么的。
道路参数:双向行驶,没有分道线,中间有绿化带,距离短了点,不到1公里。

最畅行的西南二环
这条路一路没有红绿灯,周边没有高大的建筑物,而且傍着清秀的岳麓山,很有美国西部公路片的感觉。食色君常常会坐在17路公交车上吹吹风看看景,别有一番滋味!这里常常有早归晚出的夜班族,每天凌晨两三点下班后,开车回家,一上二环就把车窗全部打开,跨湘江时江风会把车内吹得呼呼吹响,司机辉把音响声音开到最大,如风一般刮过二环。
道路参数:由东向西分别经湘江猴子石大桥西桥头立交、罗家嘴立交、王家湾立交、西大门立交、龙王港立交至长宁公路立交桥北止,全长约12公里。

满是泡桐的麓山南路
读书那会儿,麓山南路两边栽的是泡桐,很茂盛,夏天根本晒不到太阳,下雨天如果雨不大,可以直接从寝室跑到教室,不用打伞。泡桐花开的时候,喜欢在下雨以后骑自行车穿过,雨滴夹杂着泡桐花瓣掉下来,啪嗒啪嗒做响,很享受。后来麓山南路拓宽,说泡桐长虫子,全换上了樟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四季开始变得不明显。

有历史的中山路
这是长沙市最早的一条现代化可以通汽车的道路,在这里,毛泽东办过船山学社;谭嗣同、梁启超等洋务办过时务学堂、《湘报》。还有当时最了不起的商业建筑——国货陈列馆,钢筋混凝土结构,专门买国货。原来中山亭可是很洋气的,有从国外进口的四面大钟,是长沙的标准钟,有表的人都到这里来对表。在那之前,长沙对表都是听天心阁那个炮台,每天中午12点放炮。

有灵气的湘江大道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湘江大道是沿着湘江东岸修建的,食色君最喜欢晚上跟三五好友驾车或是坐公交车去那儿散散步。看看北大桥;逛逛滨江大花园;踩踩卵石花径小路;或者曲径长廊10块钱买杯茶坐下听听戏吹吹风,怎是一个悠然自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