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衡阳

衡阳县公安教您如何保护“钱袋子”拒绝高利诱惑

摘要: 拒绝高利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丨衡阳县公安教您如何保护“钱袋子”

为有效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构建安全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5月15日上午,在第十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衡阳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联合县金融办、县各大银行在夏明翰广场开展“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主题宣传活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均参加活动。

近年来,非法集资风险爆发,传统非法集资高位震荡,新型非法集资“异军突起”,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平安。因此,开展经济犯罪防范宣传势在必行,尤为重要。当天上午八点钟,夏明翰广场,人头攒动。活动现场,民警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公开典型案例、展示工作成果,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讲解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意义,普及防范经济犯罪相关知识、举报方式等,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打击经济犯罪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同时,动员群众积极检举揭发经济犯罪线索,自觉参加到与经济犯罪作斗争的行动中来,形成全民共同参与打击经济犯罪的良好氛围。

此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人次,使广大群众对经济犯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打击经济犯罪的积极性,提高了我县群众防范各类经济犯罪的意识和能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如果现场咨询还不够?下面还有一大波防范各类典型经济犯罪的安全提示给您打包带走!

防范传销犯罪安全提示

国家明禁止,传销需警惕。广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投资理财时,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

一、以介绍职业、招聘兼职、从事新型项目经营、低成本创业等为名,欺骗他人在本地或异地非法聚集,以面对面集中授课“洗脑”的形式,用“财富、梦想、荣耀、成功”等词语诱导他人参与。

二、以所谓合法公司为掩护,假借高科技、新产品的幌子,以产品直销为名,宣传增设专卖店、实现连锁销售、创建概念店、申办体验馆、出资购买区域发展加盟商的权利等,通过发展加盟商按层级收取加盟费吸引他人参与。

三、以互联网、报刊等媒介发布“外汇交易”、“股票投资”、“新能源开发”、“风险投资”、“经营模式创新”、“纯资本运作”、“1040工程”、“境外债券”、“网络资本运作”、“网络点击广告”等所谓致富信息,或推销“教育培训”、“个人理财”、“远程教育” 等虚拟产品,引诱他人参与。

四、以亲属、朋友、同乡身份介绍“新型营销”、“全新致富理论”、“网络营销”、“合法直销”、“消费联盟”、“网络倍增”、“加盟连锁”等信息,组织所谓“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或招商会、推荐会、免费旅游并送纪念品等活动诱骗他人参与。

五、以互联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为载体,极力美化公司形象,鼓吹预期收益,并通过一定方式展示已经参与人员的姓名、业绩、奖励、分红等情况,刺激他人加入。

总而言之,传销特征莫过于:

一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会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二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

三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学生群体尚未完全步入社会,对很多东西还有好奇心,抱着先试试看的心理盲目加入,往往会深陷传销泥潭不能自拔,最后只能是害人害己。在有效识别、自觉抵制传销的同时,也要提醒周围的人提高警惕,防止被骗。如果发现涉嫌传销的组织或人员,或发现自己被骗误入传销,一定要保持理智,设法尽早脱离,并及时拨打110。

防范非法集资犯罪安全提示

投资有风险,入坑要当心。当前,非法集资活动处于活跃期,公安机关提醒您:理性投资,谨防受骗,千万不要误听误信低风险高回报的宣传。

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有:

一、承诺高额回报。为吸引眼球,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骗取更多人员参与集资,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暗中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

二、虚假宣传造势。为骗取信任,往往重金投入宣传,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派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群众投资。网络信息技术同样被广泛应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将网站设在异地或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通过网站、博客、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后来又以下线不按规则操作等为名,迅速关闭网站,卷款潜逃。

三、编造虚假项目。为混淆视听,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旗号,经营项目由传统的种植、养殖行业发展到高新技术开发、集资建房、投资入股、售后返租等内容,以订立合同为幌子,并假借委托理财名义,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电子商务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承诺稳定高额回报,欺骗社会公众投资。

如发现自己、亲友被骗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争取最大限度减小损失。(文/龙蔚珉 万梦琪 图/周红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