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糖名家刘子毓:小擦伤可能致截肢?糖友用对4招防“糖尿病足” | 健康e起来
地方站-新浪湖南
关注如果把糖尿病比作一个人,那它的性格就是“嚣张”,控制不当就祸及心、脑、肾、眼、足等,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之“糖尿病足”,轻则伤口久治不愈,重则致人截肢让糖友惶惶不安。
委托人求助:我叫小周,我的奶奶是糖尿病患者,最近她散步时脚上划了一道小口子,没想到半个月后,伤口出现严重溃烂,到医院检查为糖尿病足,听说糖尿病足可能导致截肢,请问她的糖尿病足能治愈吗?
本期《健康e起来》邀请中医学博士、谷医堂主治医师、正糖名家糖尿病管理首席专家刘子毓为预防“糖尿病足”支招!
糖尿病足是指初诊糖尿病或者已经有糖尿病的患者,因为足部出现破损,压迫、感染等原因,导致的由高血糖引起的下肢血管、下肢神经出现的病变。
糖尿病足是比较好预防的慢性并发症,患者早期症状明显:
①温度感知不敏感;
②压力感知不敏感;
③刺激感知不敏感;
④会发冷

刘子毓博士
谷医堂医师、正糖名家糖尿病管理首席专家
糖尿病足虽然可预防,但如果没有管控好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反复截肢!患者晚期可能出现骨髓炎、坏骨、坏疽,导致皮肤、肌肉、筋膜和骨头组织全部切掉,切掉之后愈合了。如果后期患者血糖没控制好,或者并发症继续发展,都可能需要再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还有一种急性并发症——低血糖,可短时间内致人死亡。但是慢性并发症早期是能发现“苗头”的,特别是糖尿病足:
①足部感觉迟钝,有脚踩棉花感
正常人踩在地板上,能感觉到地板给的反作用力。但糖友的感知变差、变迟钝,会像踩在棉花上,反馈不那么明显。
②间歇性的跛行
一般会出现下肢无力、疼痛,步态也会跟正常人不太一样。
③腿部、足部出现瘀斑和紫斑
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血液渗透到皮肤,显示不正常的颜色。
④皮肤干燥和溃疡
循环问题导致皮肤干燥,摸起来不柔顺,并出现溃疡。

刘子毓博士
谷医堂医师、正糖名家糖尿病管理首席专家
出现以上4个症状,糖友要警惕下肢神经或者血管病变,及早干预。早期糖尿病足,通过专业健康管理是可以恢复的,到中晚期恢复比较困难。
节目开始所说的小周奶奶,她已经有伤口了,还能恢复到之前吗?
刘子毓博士解答,如果伤口放任不管,将由小伤口慢慢变成大伤口,后续可能出现溃疡、坏疽、坏骨、骨髓炎甚至导致截肢。但如果在“苗头”刚起时,马上介入干预、综合治疗,是可能在这个点控制、阻止病情恶化的。
1、注意控糖
可通过饮食、运动,还有专业人士给出的医疗方案来进行干预。
日常可利用专业软件辅助,如:可获取食物热量的APP;可提供综合健康管理的谷医堂健康APP等。
2、避免皮肤的破损与感染
糖友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避免磕碰、烫伤等,这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另外,要注意及时修剪脚指甲,避免把自己给划伤。
3、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压迫
鞋子的码数要对,鞋子的舒适度要高,目前有专门为糖尿病足患者减压的鞋子可以定制。
4、医疗干预
中医在糖尿病足的早期有很多治疗手段,特别是非药物疗法,比如点穴、按摩和推拿等,有助促进下肢循环。而且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方案能够更好的帮助控糖,提高糖友的生活质量,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专家出诊信息
刘子毓
每周六下午/谷医堂体院路中医馆坐诊
刘子毓博士为《健康e起来》的观众开通了健康咨询通道,有需要的观众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下载“谷医堂健康APP”,搜索“刘子毓”,即可在线咨询和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