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公安这两年》——株洲公安警务改革系列报道之(醴陵篇)
[法制时评]
建用并举、创效并重,全域转型升级
作为株洲公安警务改革参战单位,醴陵市公安局积极发扬“责任、荣誉、崇法、惟民”的醴陵公安精神,扎实推进公安部、省公安厅和株洲市公安局关于四项建设的整体部署,创建大数据支撑下的合成作战新模式,他们注重基础首创、学习借鉴、建用并举、创效并重,以高效的指挥体系、强大的数据支撑、精准的警务作为、优化的资源配置,积极推进警务工作全领域、全流程转型升级。显然,醴陵公安的做法贴近实战,贴近株洲实际,与新任省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厅长许显辉“大力推进加快构建现代警务标准体系,全面提升警务实战效能,推动公安全域转型、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及株洲市公安局党委提出的压发案、破小案、重科技、强基础、抓队伍的工作方针完全吻合,有效提升了警队职业荣誉感和综合战斗力。我们祝愿醴陵的平安指数一路飘红,祝福瓷城百姓幸福感节节攀升!更期待醴陵公安新的精彩!(执行总编辑 黄波)
《株洲公安这两年》——株洲公安警务改革系列报道之(醴陵篇)
“4+x”的瓷城平安效应
2016年9月,何忠明离开工作多年的攸县前往醴陵履新。据醴陵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去年9月12日的一则新闻显示:原醴陵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颜文明因工作需要调任株洲市纪委履新,原攸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何忠明调任醴陵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提名为市政府副市长人选。何忠明是一位多年扎根基层的老公安,他在市委履新欢迎会上表态:“将团结带领党委一班人和全局民警,戮力同心,忠诚履职,为醴陵经济社会发展升级,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尽职尽责”。
时间倒回去3个月,2016年6月,杨帆从株洲市公安局图侦支队长的任上前往瓷城醴陵市公安局履新政委一职,常年摸爬滚打在侦查实战一线的他,养成了遇事多思的职业特性。在他看来,政委这个职务就是如何协助局长抓好全局的工作,如何为全局民警做好实打实的服务,上任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办公室几乎看不到他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呆在业务岗位,政委这个岗位对他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必须了解全局的基本状况以及民警的工作生活状态。在对局机关、所队进行走访调研后,他说他有两大收获,一个是超乎想象,还有一个是感到意外。超乎想象的是,醴陵作为千年古邑,其瓷器、花炮、玻璃、服饰四大行业带动了醴陵经济的飞速发展,醴陵也由此获得全国经济百强县的美誉,其经济活跃程度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而另外一个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醴陵公安浓厚的警营文化氛围让他既感到意外又深受鼓舞。民警中不乏会摄影的、会书法的“高手”,杨帆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活力四射的瓷城警营草根文化。他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和战友们共事,身心乃至灵魂也会得到一份陶冶。

醴陵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何忠明(左一)与醴陵市政府副调研员、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杨帆
显然,何忠明和杨帆都是务实的人,同时也是具有创新思维的现代公安人,他们两个搭班子可谓是“天作之合”。他们要带领全局民警实现自己履新时的承诺,那就是“向一流的目标,向现代警营奋勇前行”。
高点谋划推进“四项建设”
2015年以来,醴陵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株洲市公安局关于公安机关“四项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将这一工作作为抓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的重点来抓,按照上级要求,四项建设即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
这一项工作是在醴陵市公安局上一任局党委班子就已经开始的工作,如何让这项工作取得实效和创新,让“四项建设”提质升级,这是摆在以何忠明为班长的醴陵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班子面前的首要问题。
据醴陵市公安局关于“四项建设”的一份汇报材料显示:为有效推进“四项建设”,局党委先后召开各类全局性专题研讨会、座谈会20余场次,认真研究领会公安部、省公安厅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四项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四项建设”作为全市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确保实现“每年有进步、三年大提升”的建设目标。
何忠明率队深入基层所队、企业、社区等开展专项调研,摸实情、听民意,并先后赴浙江、广东等改革前沿城市学习考察,汲取智慧、借鉴新鲜经验,为“四项建设”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多点推动 挂图作战
何忠明说,“四项建设”显然是个“一把手”工程,所以上任伊始,他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自任组长,同时抽调5名骨干民警组建实体化运作的“四项办”,办公室下设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个项目建设组,负责“四项建设”的统筹协调及每个专项建设的工作谋划、组织实施、推动落实。4个专项推进组逐一排出项目单、列出时间表、画定路线图,建立台账,挂图作战,确保每项建设有方案、有监督、有检查、有验收;同时在公安内网上开设“四项建设”专栏,及时通报建设推进情况。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支持,将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全市发展规划之中,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带动公安“四项建设”深入推进,明确在信息、手段、政策等各方面全力保障;醴陵市委政府全力支持公安事业,专门批示要求在人、财、物方面加强倾斜;局里先后建立主要领导督查、四项办周例会、外部“一对一”协调以及专项资金保障等工作机制,为推进“四项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援动力。
抓基础重在“建”
作为这个“四项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何忠明明白,抓基础建设关键还是要在“建”字上做文章,并以此加快信息化项目建设,先后投资6000余万,建成 “数字醴陵”视频监控网,1500多个高清“电子眼”遍布醴陵城区大街小巷及城郊、农村重要集镇,实现重点道路、重点部位、重点场所无盲区全天候覆盖;推动警综平台、警用地理系统、“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和各警种的资源共享,升级改造350M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实现统一调度、扁平指挥。即以“4+x”中心为载体,即侦查实战中心、治安防控中心、新闻舆情中心、情报指挥中心合力进行建设。

数字醴陵的城市天眼
对于公安基础信息化建设,醴陵市公安局侦查实战中心常务副主任宋学文跟小编打了个比方:如果说治安防控中心是城市的“盾牌”,那么侦查实战中心就是城市的“武器”。据宋学文介绍,醴陵市公安局侦查实战中心从 2016年12月建立至今共有民警15名,辅警13名。侦查实战中心整合局里的网安大队、刑侦大队、科信大队等资源和警力,建成了实体化的侦查机构。而侦查实战中心的主任由分管局领导担任,中心常务副主任由网安大队大队长宋学文兼任。醴陵公安侦查实战中心这样一个管理架构的设置与株洲其他区县的设置有所不同。(小编近日在组稿中发现,株洲其他区县的侦查实战中心大多设立在刑侦口线,且中心主任多为刑侦大队副职兼任)。对此,宋学文的理解是,侦查实战中心是为全局公安主业服务的,那么谁的资源多,谁就应该来牵这个头,网安部门的属性决定了它的资源是相对丰富的。那显然侦查实战中心由网安牵头是最为合适的,中心主任则由分管局领导担任,这样设置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效能、方便调度。
据宋学文介绍,中心的工作机制一是每案必研。中心与派出所综合警务指挥室进行无缝式对接,要求派出所每日及时上传案件笔录,对全局每案进行研判,提供警情分析报告。实行“小案按需上案”。二是同步上案。根据案件重大紧急程度和案情需要,案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同步上案作战程序,实行“大案同步上案”。三是实时支撑。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办案单位在案件侦办过程中,需立即提供支持的,中心立即受案,实时提供高效、快捷的支撑。在不断加强刑事技术、刑侦基础信息等支撑性工作基础上,充分整合优势资源,逐步建立了各部门在侦查破案工作中无缝衔接的工作模式,多警种合成作战破案数达总数6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案件侦破的效率,刑事案件破案率持续上升。
公安机关的主业是打击犯罪,与之相呼应的就是防范犯罪。对此醴陵市公安局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也做足了文章。醴陵市公安局治安防控中心主任刘欢认为,治安防控平台的基础元素是信息采集。所以,我们紧紧围绕“采”字做文章。坚持全警信息采集,围绕“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和“吃、住、行、消、乐”等基本活动轨迹,建立社会化的信息采集机制。三是围绕“用”字出实招。以合成作战、服务实战为目标,将合成作战、视频作战、社区工作、重点人管控等平台和网上公安局的建设完善、充实融合、深度运用。
五警合一 提实战能力
何忠明认为,指挥体系必须实行扁平化管理,才能实现实战能力的提升。醴陵市公安局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完成了110指挥系统和PGIS平台的有效对接,实现了110指挥系统中的视频、街面巡逻情况可实时加载到PGIS平台中,110指挥调度台的大屏显示系统已与全市1400多个社会治安监控点和道路交通监控点对接联网,可灵活调取各类视频资料,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和重特大案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现场和周边区域实时查看,通过地图可以直接指挥离现场最近的警力进行处置。

整装待发的公安民警
勤务模式实战化也是醴陵公安的创新体会。在创新特警、武警、交警、视频巡查警和协警的“五警合一”基础上,醴陵公安又探索了警企联防、昼巡、夜巡的常态化巡防机制,固化重点部位、城区街办、社区巡防力量和5个治安岗亭,打造“5分钟、10分钟快速处置圈”。

执行夜巡巡逻的民警
执法规范 素养为魂
据醴陵市公安局法制大队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醴陵公安不断在提升执法素养上下功夫。先后开展了覆盖全警的执法培训,让最熟悉执法办案的民警当教官,增强执法办案实战培训质效,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击敌人、惩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水平。
据了解,仅去年一年醴陵公安就组织开展法制业务培训、平安城市平台管理操作培训等业务培训22次,共计650人(次)。而且在醴陵市公安局,还有一个新的机构,叫做执法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还出台了《执法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让执法规范本身有章可循,此外,为规范办案场所建设还出台了《执法办案中心(区)安全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为规范执法行为,制定了《局领导接访方案》、《立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此举旨在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为促进醴陵公安机关“四项建设”的稳步推进, 严格贯彻执行《株洲市公安机关执法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株洲市公安机关法制员管理暂行规定》、《株洲市公安机关案件主办侦查员制度管理暂行规定》等执法规定,不断提升公安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在强化执法监督上下功夫。严格执行案件审核把关、执法考评等机制,开展案件大评查活动,及时纠正执法问题。加大执法质量考评结果在绩效评估中的比重,激励广大民警多办案、办好案。同时,整合视频资源,建立网上视频督察系统,实现对全局执法办案场所、办证服务大厅的实时动态监督管理。
阳光培训 激队伍活力
在醴陵市公安局有一项针对民警的培训,被称之为阳光培训,及具体内容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在工作中存在执法瑕疵和轻微违纪违规的民警进行谈话和相关培训。对此,作为政委的杨帆显得颇为自豪,这可是醴陵公安的暖心惠警工程,其目的就是按照忠诚、为民、实干、担当、廉洁五个标准,大力推进铸魂育警、素质强警、人才兴警、作风砺警、暖心惠警五大工程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坚强有力、有战斗力、有活力、有能力的民警队伍,主动念好“紧箍咒”,确保领导责任上肩,教育常抓不懈,督导常态推进。从严风险管控,编好“防护网”。认真开展队伍研判,全面掌握民警情况,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从严制度约束,架好“高压线”。
警务实战论坛提炼民警内功
强化培训创新活力,在醴陵市公安局的基础所队以成为常态。醴陵市巡特警大队大队长蔡洪涛说,该大队制定实施了五级辅警管理制度,从体能、内务、技能、管理等11个大项的考核成绩把辅警分为五个级别。按劳分配,按能分配,对辅警的能力价值进行更直观的评价,避免了技能小白与老司机相同待遇,极大调动了辅警工作积极性。
此外,大队每周一次的碰头会也落到了实处,内容主要是交流大队每个民警的工作生活情况,引导民警积极向上,实干有为。如此,以创新促自新,带来大队的日新,再通过民警带动中队辅警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该大队有一个警务实战战术论坛,以点对点、键对键、面对面的方式搜集各类疑难警情,就现场处置进行分析演练。对现有装备进行测评,以调训、逆训、培训的相结合的方式,贴近实战,服务实战。今年上半年以来,大队民警到醴陵市均楚派出所送教交流一次,到城管局授课一次,与车站派出所、高铁派出所联合反恐演练三次,市局枪支培训两次,警务技能培训一次,均取得了很好效果。
蔡洪涛说,这种交流就是希望在苦练技能的同时,能通过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论坛与全局各兄弟单位讨论、交流、训练、演示、共同将警务实战技能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此,巡特警大队专门设立了“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论坛”的微信公众号,及时收集汇总典型疑难警情以供讨论训练提高。
在醴陵市公安局三楼,小编发现了一个有点独特的空间,乍一看,有点像茶楼,还有点像图书馆,还有点像书法大家们的挥毫泼墨之处。醴陵公安双微平台的美女警花何云娜自豪的介绍到:“这可是我们民警修身养性的文化沙龙”。何云娜说,平时民警在闲暇之余都可以在这个文化沙龙看看书、写写字、喝喝茶,心情不好时,可以在这里和一俩个知己倾诉苦闷,开心时,也可以和同事在这里分享喜悦。小编发现,在文化沙龙的墙上有一副不失大家风范的书法作品,但这几行不失秀劲洒脱、清新自如的文字,均是出自退休民警周云生之手。

民警在练习书法
杨帆说,文化沙龙是醴陵公安的警营文化之魂,虽有点草根,但它却是民警们身心修为的好去处。我们此举的目的就是要以文化沙龙为主阵地,加文化走廊等多个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局公安的警营文化建设,并以此推进“警心工程”建设,建立培养机制,设立人才库,设置“特殊贡献奖”,鼓励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司法资格等资质考试,让民警有出彩的机会。

民警在文化沙龙下棋、聊天
由于“四项建设”的有效推进,今年以来,醴陵公安的各项工作综合指数均位居株洲公安各区县前列。他们依托“数字醴陵”天网工程,构建中心圈、乡镇圈、外围圈三级防控体系。中心圈在城区设立了5个治安岗亭、4个临时应急堵控点以及1支40人的常备反恐处突力量,启动了联巡、昼巡、夜巡工作机制;乡镇圈以“公安+巡防”为主,成立10支镇应急小分队;外围圈将4个公安检查站与9个流动卡点、移动智能卡点相呼应,构筑坚实外围屏障。过去一些治安难点地区、案件高发区域等得到有效治理,部分乡镇案件发案率下降达50%以上,特别是一度高发多发的“两抢”警情转变为长间隙偶发态势,街面上公开赌博活动也销声匿迹,社会治安初步实现了防控得了、发现得了、打击得了的目标要求。全市刑事发案在2014年同比下降8%,2015年同比下降3.1%的基础上,2016年截至11月与前三年同期平均相比下降16.8%,连续三年稳步下降;今年以来的侵财案件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两抢”、扒窃、入室盗窃案件分别同比下降46.1%、28.4%、6.2%。
随着侦查实战中心实战功能的日趋完善,侦查手段、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汇聚,打处绩效明显提升。连续10年实现了“命案必破”工作目标,每年都要侦破1至2起部督目标案件,八类恶性案件破案率达到80%,在株洲市公安局开展的“禁毒会战”和“百日会战”行动中名列第一,今年以来,现行命案全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同比上升9.97%,抓获刑事作案人员数、批捕数、侵财批捕数同比分别上升19.1%、9.8%和22.6%;其中通过警种联动、合成作战,相继侦破“2016-480”“2016-805”公安部督办涉毒案,“3.03”“3.14”吴松系列杀人案,李某坚系列抢劫案等一批影响较大的重特大刑事案件,社会反响良好。
通过从优待警、科学用警,初步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有效提升队伍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全局先后获评“株洲市禁毒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文明单位”、“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有23个单位荣获株洲市级以上的集体荣誉,有54位民警荣获株洲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提炼出“责任、荣誉、崇法、惟民”的醴陵公安精神,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提升了队伍战斗力。
(稿件来源:株洲公安 文/图:邱宇松 何云娜 阎俊 编辑:闻逸 签发:黄波)

